nbsp; “所以我才要它。”秦远走入厂房,脚下踩碎了一块冰壳。
车间里尘封多年,管道腐蚀,电机冻结。但他不在意这些。他在意的是地下三层那座从未启用过的备用变电站??根据伊万提供的资料,这座设施曾在冷战时期为军工项目供电,至今仍与城市主电网物理隔离。
“今天起,这里就是我们的能源中枢。”秦远拍掉控制台上厚厚的灰尘,“第一阶段:修复变电站,接入发电机群;第二阶段:与热电厂谈判,用电力换燃料结算权;第三阶段……切断市政厅北区线路,逼他们签特许经营协议。”
“这算什么?勒索?”顾问低声问。
“这叫杠杆。”秦远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模拟器界面。屏幕上跳出新的推演结果:
【事件进展:奥恰科夫能源节点激活(进度37%)】
【风险预警:莫斯科财政监察组将于12月28日抵达古比雪夫,调查外资企业税务合规性。建议应对策略:提前转移账目至离岸会计中心,并安排地方官员‘主动’提交支持函。】
【附加提示:德国驻法兰克福领事馆收到匿名举报,称一名中国公民涉嫌利用留学担保渠道进行人口贩卖。目标人物姓名:秦远。关联证据等级:低(源自克格勃伪造情报惯用手法)。】
秦远冷笑一声,关闭窗口。敌人开始撒网了,可惜撒得太早,也太糙。
当晚,他召集了第一批骨干团队??包括从深圳带来的工程师、本地招募的退休技工,以及两名由叶卡捷琳娜秘密派遣的安全人员。会议在厂区地下室举行,桌上摆着一张手绘的电网拓扑图。
“我们要做的,不是修一家啤酒厂。”秦远指着地图说,“是要让整个伏尔加河中游的能源命脉,听懂一个词??**选择**。”
“什么意思?”一名老电工皱眉。
“意思是,当某个区政府不批准我们的用地申请时,他们的医院会突然停电十分钟;当某位局长拒绝签字时,他家所在的街区暖气会停供二十四小时。我们不做破坏,只做‘技术故障’。”秦远语气平淡,“而每次故障之后,都会有人送来道歉信和公章。”
会议室一片寂静。
最后,那个老电工缓缓点头:“我明白了……你是要用电,来买权。”
“不。”秦远摇头,“我是用电,来定义什么叫权力。”
七十二小时后,奥恰科夫厂区第一次亮起了整片灯光。变电站成功重启,十六台发电机并网运行,不仅恢复了啤酒生产线,还悄悄向周边社区输送了部分冗余电力。消息传开,附近居民自发提着土豆和面包前来感谢“中国朋友”。
与此同时,一份由古比雪夫市工会联合会出具的《关于外资企业稳定就业贡献的表彰决议》被火速送往莫斯科。文件中高度赞扬“林哲先生及其团队在极短时间内实现停产企业复产”,并建议“给予税收减免与政策倾斜”。
秦远知道,这是叶卡捷琳娜出手了。
但他没料到的是,真正的反击来自另一个方向。
12月26日凌晨,他的酒店房间门被轻轻敲响。开门后,只见一名穿着清洁工制服的中年女人迅速闪身进来,将一张U盘塞进他手中,随即转身离去,一句话也没说。
回到卧室,秦远插入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