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他们烧错了火(1 / 3)

佐藤蜷缩在那间月租三万日元的出租屋地板上,冷硬的木质纹理透过薄薄的衣料刺着她的皮肤,但她毫不在意。

面前摊开的三台二手平板,屏幕幽光映亮了她毫无血色的脸。

三个界面,三个截然不同的漫画平台,分别登录着三个账号:“血墨”

、“理式”

、“小星星”

她的目光凝固在最后一则系统通知上,那是一封来自出版社的正式函件,措辞冰冷如刀——“鉴于近期社会敏感度提升,《东京怪谈日记》连载无限期暂停。”

她轻轻合上笔记本电脑,指尖无意识地抚过写本边缘,那里残留着昨夜火柴燃尽后的细微灰烬。

那幅在火焰中升腾、又在灰烬里重生的城市神经网,依旧在她脑海中闪烁着诡异的红光,城市的每一根毛细血管都像是等待被解读的密文。

她忽然笑了,起初是无声的,嘴角缓慢上扬,而后化作一声低沉而压抑的轻笑。

他们想封住她的笔?

以为堵住源头,河流就会干涸?

那就让他们见识一下,什么是决堤的洪水。

她要用十支笔,在十个不同的地方,同时写下十个真假难辨的谎言。

她翻开新的本子,在第一页郑重写下计划的标题:“让审查者自己走进陷阱。”

三天后,东京的亚文化网络暗流涌动。

三部风格迥异的新作如三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各自激起不同的涟漪。

“血墨”

在以猎奇恐怖着称的平台上布了《咒都解剖学》。

画风阴森可怖,线条粗粝,充满了令人不安的细节。

故事描绘了咒术高专的教师们集体生异变,沦为没有心智的怪物,而学生们则被制成活体咒具,在血腥的仪式中哀嚎。

这无疑是一枚重磅炸弹,评论区迅被愤怒的保守派家长占领,举报信如雪片般飞向监察机构。

与此同时,学术论坛和硬核科幻圈则在激烈讨论“理式”

表的《异常认知模型》。

这部作品与其说是漫画,不如说是一篇附带插图的论文,通篇充斥着复杂的图表与晦涩的公式。

它以冷静到冷酷的笔触,声称已经破解了“群体预知共振频率”

的数学模型,并暗示近期的某些社会事件,不过是该频率失控下的必然产物。

这套理论似是而非,引得无数人下场辩论,其热度甚至盖过了《咒都解剖学》的争议。

而最不起眼的,是“小星星”

在儿童向平台连载的《魔法便利店喵喵酱》。

温馨的四格漫画,讲述了一只会说话的橘猫“喵喵酱”

如何用它那点笨拙的“魔法”

,协助冒失的店员姐姐解决各种日常小麻烦。

画面稚气,对话荒诞不经,充满了无厘头的笑料。

它就像投入大海的一粒沙,淹没在无数同类作品中。

唯有佐藤自己知道这三者间的隐秘关联。

《解剖学》是声势浩大的障眼法,是吸引火力的靶子;《认知模型》是制造信息噪音的烟雾弹,用以混淆视听;而真正的核心,藏在最天真无邪的伪装之下。

在《喵喵酱》第7话的角落里,那只橘猫用爪子在蒙着水汽的玻璃上随意涂鸦,画了一片歪歪扭扭的树叶。

而这片树叶的叶脉走向,精准复刻了涩谷事变前哨战中,一条被官方刻意隐瞒的最佳疏散路线图。

更关键的印证来自于她体内的“另一位”

当她切换不同人格进行创作时,那个沉睡的诅咒之王始终毫无反应。

然而,就在她用“小星星”

的身份画完那片树叶的瞬间,一个冰冷低沉的声音在她脑中低语了一句:“……孩子看见了。”

佐藤猛然顿悟。

成人世界里,逻辑、理性、常识构筑了坚固的认知囚笼,也成了审查者赖以识别“异常”

的标尺。

唯有天真,唯有那些尚未被逻辑彻底污染的孩童视角,才能看穿表象,直抵核心。

天真,才是这个世界上最难以破译、最锋利的加密方式。

监察科的密室里,空气凝重得像要滴出水来。

最新小说: 魔法纵横家 从北边牵了一匹马,带走了三把刀 大瀛隠侠 大明:我朱高炽马皇后的梦中情孙 捉鬼007,我要去考公 我毫无修为却无敌修仙界 再见是难言的劫 嫁冷厉兵王一胎四宝穿越70年代 如何变成好女人(女尊) 领证半年不亲近,八零糙汉破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