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曲小说 > 历史军事 > 纨绔六皇子,从八岁开始布局天下 > 第331章 新稷焚冠,火语传灯

第331章 新稷焚冠,火语传灯(2 / 4)

台阶,未言语,只闭眼吹奏一曲。

是《梅雨调》,却不再如前日破阵时那般激越,而是低缓悠长。

像旧人梦呓,如风吟落叶,像文明之舟渡过火海后的回响。

笛音飘过稻田,青铜秸秆轻颤。

田垄深处,一粒米自稻穗顶端滑落,恰巧落在一名孩童掌心。

那孩子抬头看去,只见米粒晶莹剔透,表面浮现出一丝火纹——如火塔、如火苗、如一盏灯的微光。

孩子惊呼,捧米奔向母亲。

夜色渐深,祭台渐熄,万家灯火亮起。

稻田之中,星光点点。

仿佛整片北境,不再靠皇血支撑、不再以王名号令,而是靠这粒粒火纹米,燃起千秋万世。

秋风再起,吹散了高台上最后一缕冠火残烟。

宁凡站在空无一物的火坛前,目光却投向了更远的北方。

彼方,已是赤岭尽头,雪纹线浅浅浮现,隐有初雪欲降的气息。

那是姒族的最后一块禁地——焚羽岭,亦是他们传说中“火羽初落”的地方。

就在今夜,姒瑶将携最后一件“心灯骨笈”,归隐其地。

此刻,祭典未散,火塔之下,却已少了那位银发少女的身影。

宁凡知她去了何处。

火种议会的建立、血脉的褪落、火塔的归民,对于姒族而言意味着一个最本质的词汇——“终了”。

姒瑶自火脉诞生,如燎原异焰,不属皇嗣,不依旧法,天命未定。

却以自身勾连数代预言,最终引燃整个北境的火与变革。

可今夜,她只是个带着旧族记忆走向落幕的孩子。

焚羽岭,夜色沉沉。

那片高岭被厚重黑云笼罩,唯有一座孤石之巅亮着微微火光。

姒瑶独自坐于石巅,肩披火羽残毯,膝上铺开一页断裂的骨笈。

那是尘妤留下的最后一页预言,也是未曾解尽的最后一节:

【“终火之年,东南燃血,北泉藏骨。唯有七星之躯,可熄神火,传人火语。”】

这一节,她曾不止一次问过自己,是否应验,是否真实。

可时至今日,她已无需再问。

神火已熄,七星既显,火语传人已定。

她低头,指尖轻拂那骨笈之痕,触到一块不属于骨文的印记。

那是一道指印,极浅,几乎不可察。她知,那是尘妤生前最后一夜,将此页骨笈合上时留下的。

她忽然笑了,笑意却不带喜意,反倒像种释然。

“你早知道会有今夜。”

她低语。

“只是没有告诉我,是不是怕我执念不肯走?”

风愈烈,火羽飞散,像故人的衣袖掠过肩头。

她将那骨笈缓缓合上,收入火羽之中。

随即,她从怀中取出一物——那是当初苏浅浅褪火之时。

火语脉象震荡中从其掌中掉落的那枚“焚羽灯心”。

此物非金非火,不属实器,却凝聚着整条火语血脉最原初的共振回音。

她将灯心托于掌心,望着其中心一点隐红微亮,如心脉未歇,仍在轻跳。

“你把它还给我了。”

“我替你……送它回家。”

她起身,走至岭崖尽头,将那枚灯心高高抛起。

夜风卷起灯心,缓缓飘向焚羽岭最深处的熔坑之眼。

那是火语诞生之源,亦是姒族的初地。

灯心落入熔眼,未有声响,未有光起。

却在顷刻之间,整座焚羽岭上,万千已熄的火纹枯树忽然轻轻一震,枝干之中微红隐现。

恍若梦中回火,万火低语。

姒瑶闭目,轻声一句:

“姒族之火,至此归葬。”

从此,火归人间,姒不复语。

与此同时,黑泉西岸,陆念北已换下火语仪服。

手中执笛却未收,仍于夜野中缓缓步行,似在找寻某种不能言说的方向。

他知姒瑶不在,也知她不会回来。

可他还是走在这片稻垄与火塔之间,像是在替这文明最后一位“说火者”,送别其命运。

笛音微哑,夜风渐静。

忽然,他停下脚步。

前方草垛中,

最新小说: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不学鸳鸯老 灭世魔龙三岁半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回到汉朝当大佬 九娘 大唐男保姆 火烧黎明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红楼:我和黛玉互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