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曲小说 > 历史军事 > 纨绔六皇子,从八岁开始布局天下 > 第331章 新稷焚冠,火语传灯

第331章 新稷焚冠,火语传灯(1 / 4)

赤叶如火,秋风如焰。

暮色低垂,黑泉南岸,万民簇拥于一座临时搭建的高台之下。

台上竖着一杆燃着长焰的火炬,火焰自青铜盏中蜿蜒升腾。

映出周遭稻浪起伏,光影斑驳如墨色洪涛。

那是第一盏“火塔之灯”——以地脉油息点燃,以姒纹铜盖遮风,以稷民信仰维系而立。

台下,四国使节、北境官员、宗正旧臣、赤米田民、姒族残脉……万目所聚,皆望向高台正中,立于烛火与夜色之间的那人。

宁凡披一袭素白新袍,鬓发被火光映成深金。其肩胛处,七星痣仍在缓缓浮动。

似火脉未熄残烬,却不再炽灼,而如静夜烛芯,收敛锋芒,化为温光。

他手中捧着一顶残损的金冕。

那是摄政旧制之冠,承载五代北王威权,却也沾满太庙血泪、黑油旧秽、权谋谎言。

此刻,宁凡一言未发,只静静看着那金冕的锈蚀缝隙,一如凝望逝去过往的每一道裂痕。

一缕风起,吹动祭台前堆积的赤叶。

“我,宁凡。”

他开口,声如沉钟,穿透万众寂静。

“自即日起,弃摄政王位,不受帝号,不继皇统。”

他举起那顶金冕,于烈焰之上,亲手投入。

金冕落火,铜饰崩裂,鎏金剥落,伴着火焰尖啸,化作一团漆黑浓烟,缓缓升向暮空。

此刻,无人言语。

只有风,卷起四方火种,汇向那即将被写入史册的一页。

宁凡转身,望向四国使节——来自西秦的枯面白衣者。

南楚的短须僧首、东黎的凤纹女官,以及曾为敌国的梁使军将。

“火种议会,今启。”

他从侍官手中接过一纸公函,高声宣读:

“《火种公约》共四条——”

“一,四国共签,火塔不得用于兵事,不得以油为战;”

“二,每境塔数不得过三十,超者以破禁论罪;”

“三,油田共绘归图,不得私炼,不得毒化水土;”

“四,火语者制度立,须由耕火两脉共选。”

语毕,身后铜铸巨印落于宣纸之上,音震如钟,尘封如碑。

众人低头,应声山呼。

火塔之下,赤米田中,百姓纷纷跪地,高呼:

“神火归田!”

“神火归田!”

喊声浪接浪,一如数年前黑雪之日的“共炊之愿”,只不过这一次。

不再掺杂恐惧,不再掺入哀求,而是一种久别重逢的确证——文明的命脉,终回耕土。

?

火光之下,一道纤瘦倩影缓缓步入台侧。

那是苏浅浅。

她今日不着姒族羽衣,只身披旧土麻长裳,鬓发未梳,金丝垂至肩际,却不再灼目,只像染霜枯柳。

她未上前,只静静走到田埂边,俯身拾起一撮黑油泥土,掌心捧着,低语一声:

“够了。”

掌心金丝忽然轻颤。

一道道微光自指缝升起,如蛛丝断裂、如火线熄灭,自腕臂延展至眉心,逐寸退散。

那象征“火语者”的金丝,如有意识般自她体内抽离,如炽热旧魂离火炉而去,一点点归于无形。

她仿佛感知到了最后一缕火线的抽离,低低笑了一声,眼中无喜无悲,只剩空茫。

“我本无此命。”

她望向那片逐渐点亮的稻田,轻声道:

“还你们了。”

下一刻,她将手中火土,缓缓洒入新铸油井之中。

赤泥入井,如祭火初献,油流泛起细小火星,在夜风中,像婴儿初醒的眼。

她回身,离开。

未再看那火塔,未再回望祭台,只步步踏入田垄深处,直至背影淹没于稻浪无声。

?

而此时的另一侧,高台之下,陆念北执笛缓行。

他穿新袍,却仍旧未束发,略显不羁,笛尾垂丝染着未干的火油墨。

他行至祭台侧角,一老一幼两位火语官躬身引领,将一支火语笛递于他手中。

那是新制“输油笛”——以铜羽炼骨铸成,可控油流震频,以声震导脉,贯通火塔。

他接过笛,站上

最新小说: 不学鸳鸯老 灭世魔龙三岁半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火烧黎明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九娘 红楼:我和黛玉互穿了 回到汉朝当大佬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大唐男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