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葛亮一连三日不出(耐得住寂寞,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至第四日,雍闿、高定分兵两路,来取蜀寨。
诸葛亮令魏延两路伺候,雍闿、高定两路兵来,被伏兵杀伤大半,生擒者无数,都解到大寨来。
雍闿的人,囚在一边;高定的人,囚在一边。
令军士谣说:高定的人免死,雍闿的人尽杀。(反间计,破联盟之通方!)众军皆闻此言。
少时,诸葛亮令取雍闿的人到帐前,问:是何人部从?众伪言:高定部下人也。
诸葛亮教皆免其死,与酒食赏劳,令人送出界首,纵放回寨,诸葛亮又唤高定的人问之。
众皆告言:其等实是高定部下军士。
诸葛亮亦皆免其死,赐以酒食;却扬言:雍闿今日使人投降,要献高定并朱褒首级以为功劳,亮甚不忍。其等既是高定部下军,亮放其等回去,再不可背反。若再擒来,决不轻恕。
众皆拜谢而去;回到本寨,入见高定,说知此事。
定乃密遣人去雍闿寨中探听,却有一班放回的人,言说诸葛亮之德;因此雍闿部军,多有归顺高定之心(军心如此容易动摇乎?)。
虽然如此,高定心中不稳,又令一人来诸葛亮寨中探听虚实,被伏路军捉来见诸葛亮。
诸葛亮故意认做雍闿的人,唤入帐中问:雍闿既约下献高定、朱褒二人首级,因何误了日期?其不精细,如何做得细作!军士含糊答应。
诸葛亮以酒食赐之,修密书一封,付军士言:军士持此书付雍闿,教闿早早下手,休得误事。
细作拜谢而去,回见高定,呈上诸葛亮之书,说雍闿如此如此。
定看书毕,大怒言:定以真心待闿,闿反欲害定,情理难容!(如此好骗,终非良将!)
使唤鄂焕商议,焕言:焕等谋反作恶,皆雍闿之故,不如杀闿以投诸葛亮。定问:如何下手?
焕言:可设一席,令人去请雍闿。闿若无异心,必坦然而来;若闿不来,必有异心。定可攻闿前,焕伏于寨后小路候之;闿可擒矣(焕略有计谋,但骨气不佳!轻易变心,能信乎?)。
高定从焕言,设席请雍闿,闿果疑前日放回军士之言,惧而不来(既有疑虑则当防之,有备无患也!)。
是夜高定引兵杀投雍闿寨中,诸葛亮放回免死的人,皆想高定之德,乘时助战。
雍闿军不战自乱(闿亦无能之将也!),闿上马望山路而走。
行不二里,鄂焕挺方天戟,骤马当先,雍闿措手不及,被焕一戟刺于马下,就枭其首级。
闿部下军士皆降高定,定引两部军来降诸葛亮,献雍闿首级于帐下。
诸葛亮高坐于帐上,喝令左右推转高定,斩首报来。
定问:何故斩也?诸葛亮大笑言:定来诈降,敢瞒亮耶!
定问:亮何以知定诈降?
诸葛亮于匣中取出一缄,与高定言:朱褒已使人密献降书,说定与雍闿结生死之交,岂肯一旦便杀此人?亮故知定诈也。(恶人先告状,兵不厌诈也!)
定叫屈言:朱褒乃反间之计也,亮切不可信!
诸葛亮言:定若捉得朱褒,方表真心。(借力打力,高!)
定问:定去擒朱褒来见亮,若何?诸葛亮言:若如此,亮疑心方息也。
高定即引部将鄂焕并本部兵,杀奔朱褒营来,褒见高定军来,慌忙与高定答话。
定大骂言:褒如何写书与诸葛丞相处,使反间之计害定耶?(中离间计也!)
褒目瞪口呆,不能回答,鄂焕于马后转过,一戟刺朱褒于马下。
定厉声而言:如不顺者皆戮之!众军一齐拜降。
定引两部军来见诸葛亮,献朱褒首级于帐下。
诸葛亮大笑言:亮故使定杀此二贼,以表忠心。(不费一兵一卒而平二贼,牛!)遂命高定为益州太守,总摄三郡,令鄂焕为牙将,三路军马已平。
三、智擒
永昌太守王伉出城迎接诸葛亮,诸葛亮入城已毕,问:谁与伉守永昌,以保无虞?
伉言:皆赖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