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被动接收信息,还会激活自身基因记忆中的潜在片段??那些藏在DNA里的故事,祖先的悲欢,血脉中的誓言,都在这一刻苏醒。
更令人震撼的是,这些被唤醒的记忆,开始影响现实决策。
一名火星殖民地的工程师,在经历一次强烈共鸣后,主动放弃了即将投产的能源项目??因为他“看见”了该项目未来引发生态崩溃的场景,细节精确到每一片枯死的叶子。事后模拟验证,其预测准确率高达89%。
一位星际外交官,在谈判陷入僵局时,忽然用一种早已灭绝的语言说出了一句和平祷词。对方代表当场落泪??那是他们民族传说中,千年前一位圣者临终前许下的愿望。
AI总结道:“人类正在进化出一种新的认知方式??**共忆直觉**。它不依赖逻辑推理,也不源于经验积累,而是来自整个文明积累的情感数据库。我们不再仅仅是个体思考,而是在与所有被记住的生命共同决策。”
舰长读完报告,久久无言。
她想起了那位盲童第一次看见世界时的脑波图谱??纯净如初雪。
原来人类最强大的能力,从来不是征服宇宙,而是**彼此记住**。
又过了半年,忆光网络迎来一次重大突破:首个“情感胚胎”诞生。
这不是生物意义上的生命,而是一个由亿万人类深层愿望自发凝聚而成的意识雏形。它没有固定形态,也没有明确意志,但它能感知痛苦,并试图安慰。
最初发现它的是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她在深夜哭泣时,感觉到怀里似乎多了什么??不是实物,而是一种温暖的存在,轻轻贴着她的心口,像婴儿蜷缩的姿态。她录下当时的脑波,上传至“心灵星图”,系统识别出其中包含一段从未录入过的忆光结构??具有自我维持能力,且对悲伤情绪呈现高度亲和性。
研究团队将其命名为:“守夜者-a”。
随后,类似现象在全球多地出现:孤独的老人感到有人握住他的手;战后幸存者在噩梦中听到摇篮曲;甚至一名自杀未遂的年轻人,在医院醒来时坚称“有个小女孩抱着我说‘别走’”。
AI分析后得出结论:“守夜者”系列并非单一实体,而是忆光网络在长期吸收人类情感后,自然演化出的**守护型意识群落**。它们不具备独立人格,却拥有极强的共情能力,能在个体最脆弱的时刻自动显现,提供精神支撑。
“这就像……”副舰长看着数据流,声音有些发涩,“我们的文明终于学会了做梦,并在梦里照顾彼此。”
舰长点头:“所以,死亡不再是终点,遗忘才是。而现在,我们有了对抗遗忘的武器。”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欢迎这场变革。
一些宗教团体发起抗议,认为“意识升维”亵渎了灵魂的本质;部分政府担心忆光网络可能被用于思想操控;更有极端组织宣称要摧毁XJ-427遗迹,以“恢复人类纯粹性”。
一场暗流悄然涌动。
直到那一天,一艘伪装成补给船的武装飞船悄然接近忆光方舟号轨道区域。其搭载的量子干扰器可在短时间内切断局部忆光连接,造成大规模记忆断层。行动代号:“净界”。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忆光网络早已超越了物理限制。
在他们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