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曲小说 > 其他类型 > 厂院新风 > 第459章 o木工博物馆之2

第459章 o木工博物馆之2(3 / 5)

张纸条,突然想起父亲说过,当年车间里确实有个姓赵的女师傅,刨木花比男人还薄,榫眼打得比尺子还准。

“你母亲叫赵秀兰吧?”

叶东虓问。

男人愣了一下,点头:“您怎么知道?”

“我爸跟我提过,说她是‘巧姑娘’,能在木头上绣花。”

那天下午,男人在工具箱前站了很久,临走时说:“我能把这张纸条复印一份带走吗?想给我女儿看看,她奶奶不是只会买菜做饭。”

叶东虓看着他的背影,又看向窗外。

互动区的孩子们正在刨木头,阳光落在他们身上,扬起的刨花像一群白色的蝴蝶。

他突然觉得,那些曾经被遗忘的故事,就像这些刨花,只要有阳光和土壤,总能在某个春天,重新长出新的希望。

第九章榫卯里的和解

入夏后,博物馆来了对特别的访客——一对父子,父亲老陈是退休的木匠,儿子小陈开着家现代家具厂。

两人一进馆就拌嘴,老陈嫌儿子的家具“全是钉子胶水,没筋骨”

,小陈嫌父亲“守着老手艺不变通,跟不上时代”

“你看这燕尾榫,”

老陈指着展柜里的模型,声音拔高了八度,“不用一根钉子,能把两块木头咬得死死的,你那螺丝能行吗?”

“爸,现在讲究效率!”

小陈皱着眉,“客户要三天提货,我用榫卯得做半个月,喝西北风啊?”

叶东虓和江曼在旁边听着,没插话。

王师傅正在互动区演示做榫卯,见这情景,招手让小陈过去:“小伙子,来,试试这个。”

他递过两块预制好的木头,“把这两个榫头对上,不用力,看能不能拼上。”

小陈接过木头,试着往一起凑,榫头总对不准卯眼,急得手心冒汗。

老陈在旁边冷笑:“看,不是那么容易吧?这得找角度,用巧劲,跟你打螺丝不一样。”

王师傅让小陈停下,自己拿起木头,手指在榫头和卯眼上摸了摸,轻轻一转,“咔”

的一声,两块木头严丝合缝。

“你看,”

他对小陈说,“榫卯不是跟时代过不去,是跟自己较劲——怎么让木头更结实,更长久。

你做家具,不也想让客户用得久吗?”

小陈没说话,盯着那拼接好的木头,若有所思。

那天傍晚,小陈又回来了,没带老陈。

他找到王师傅,说想请教怎么把榫卯用到现代板材上。

“我厂里的板子是压缩板,做不了传统榫卯,但我想试试简单的,比如用在抽屉轨道上,不用金属滑条。”

王师傅眼睛一亮,拉着他在工作台前坐下,拿起铅笔在纸上画起来:“压缩板怕潮,但可以做‘假榫’,用木楔固定,一样结实……”

一个月后,小陈送来了一个样品——一个抽屉,轨道用的是王师傅教的“假榫”

结构,推拉起来悄无声息。

“我爸看了,没骂我。”

小陈有点不好意思,“他说……还行。”

叶东虓把这个抽屉放在“传统与现代”

展区,旁边放着老陈送来的一把榫卯结构的椅子。

江曼在说明牌上写:“榫卯的智慧,不是拒绝改变,而是在改变中找到不变的根。”

那天闭馆后,叶东虓看到老陈和小陈在展厅里说话,老陈拿着那把椅子,给儿子讲哪里的榫头做得不够好,小陈低着头,听得很认真。

夕阳透过窗户,把他们的影子投在地板上,像两个慢慢咬合的榫卯。

第十章木头的语言

秋分时,博物馆办了场“木语”

展,把馆里最特别的几件老物件凑到一起,旁边配着“它们想说的话”

——是叶东虓和江曼根据物件的故事写的。

李伯的墨斗旁边写着:“我画过最长的线,是从车间到仓库的货架;最短的线,是老叶在图纸上打的榫眼标记。”

周木匠的榫卯模型旁写着:“凸出来的是执着,凹进去的是包容,合在一起,才是日子。”

赵秀兰的工具箱前写着:“枣木柄记得她的温度,刨刀记得她的耐心,女人的手,一样能让木头听话。”<

最新小说: 回到过去,泡妞上学赚钱三不误 小师妹在仙门杀疯了 开局校花怀了我的孩子 陆源赵蒹葭 金戈丽人行:天命之魁 我有万千技能 蒸汽手册 陈长安顾倾城 求你,饶本妖一命 许艺宋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