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李娜提到“延长协助调查”,而不是直接“拘留”陈严,更印证了他的判断。
如果有实锤,警方早就把陈严刑拘了,不会只靠“协助调查”耗时间。
车窗外的街景缓缓后退,陈炜掏出手机,翻出洪晓的号码,却没立刻拨过去。
他知道,洪晓还在等着他的回话,他必须拿捏好分寸。
既不能说“没要到人”,显得自己没用;也不能说实话“警方没实锤”,免得洪晓继续嚣张,反而把他拖下水。
他想了想,编辑了一条短信:
“李娜态度强硬,以‘办案’为由拒放人,但我看她底气不足,应该只是有零星线索,没实质证据。你让陈严再扛扛,我再想办法从侧面协调,争取尽快让他出来。”
发完短信,他把手机揣回兜里,靠在座椅上闭上眼睛。
接下来,他打算暂时“冷处理”洪晓的要求,既不主动帮,也不彻底拒绝,等警方和洪家的博弈再明朗些,再决定自己该怎么做。
省城洪家别墅的书房里,洪晓把手机狠狠摔在红木书桌上,屏幕裂开一道缝。
陈炜那条“侧面协调”的短信,在他眼里就是“无能”的借口,他咬着牙骂了句“废物”,手指却不由自主地拨通了洪鸣的电话。
这是他最后的希望,像上次那样,让省厅出面,把陈严从李娜手里抢出来。
电话接通后,洪晓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急躁,甚至忘了掩饰情绪:
“陈严被李娜扣在市局了,陈炜那个废物根本没用!赶紧找省厅的人,像上次那样,让他们直接出面干预,把陈严带到省里面来审,别让李娜在Y市搞事!”
他满以为洪鸣会像上次一样,立刻答应动用省厅关系,却没听到预期的肯定答复。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洪鸣的声音带着明显的犹豫,甚至有些严肃:
“你先别急,我问你,李娜现在是以什么名义扣的陈严?有正式拘留吗?”
“就是协助调查!没拘留!”
洪晓急忙说,
“可再这么耗下去,陈严万一扛不住,把物流园的事说出来怎么办?他知道的太多了!”
“知道多,不代表会说。”
洪鸣的声音冷静得像冰,
“而且,省厅那边,不能再妄动了。”
洪鸣坐在省委办公室里,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眼前浮现出上次省厅厅长谢伟的脸色。
上次为了帮洪晓压下调查,他让分管刑侦的副厅长出面干预,谢伟事后在省委会议上特意提了句“办案要讲程序,不能搞特殊”,话里话外都是不满。
这次再让副厅长出手,风险比上次大得多。
谢伟在才当上厅长不久,一直保持着“不站队”的中立态度,既不偏向洪家,也不靠拢梁友和君凌。
这种中立对洪家来说至关重要。
省厅不偏向对方,洪家在
如果这次再强行让副厅长干预,谢伟很可能会觉得洪鸣“把省厅当自家工具”,彻底翻脸。
一旦谢伟倒向梁友和君凌,省厅后续的办案方向会完全偏向,洪家再想找“干预空间”就难了。
而且,洪鸣比洪晓更懂办案程序。
“协助调查”没有强制约束力,只要陈严不松口,李娜拿不到实质证据,两天后就必须放人。
现在还没到“非救不可”的地步,没必要冒险动用省厅关系。
万一现在动了手,反而让谢伟和君凌觉得“陈严身上真有大问题”,反而会加派力量查陈严,得不偿失。
上次干预Y市办案,已经让梁友在省委常委会上隐晦提过“个别领导干部干预司法”。
这次再干预,梁友很可能会联合林旭,两个人搞些事情出来。
“现在只是协助调查,没到那个地步。”
洪鸣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你别再找陈炜,也别再想省厅的事。让陈严自己扛住,只要他不松口,李娜没证据,自然会放人。你要是再瞎折腾,把事情闹大,谁也救不了你。”
洪晓愣住了,他没想到洪鸣会拒绝得这么干脆。
在他眼里,只要洪鸣肯出面,省厅肯定会听话,却忘了父亲要考虑的“政治平衡”远比他的“恐慌”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