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满了古怪的符文,散着一种诡异的气息。
“大人,这些符文,好像是某种宗教的标志。”
一个随行的官差说道。
苏敬点了点头,他精通医术,对这些神秘的东西也略有研究。
“我认识这些符文,这是祆教的秘咒。”
一个当地的老道士说道,“祆教,又称拜火教,是西域传入的一种古老宗教,他们崇拜火,认为火可以净化一切罪恶。”
“祆教?”
苏敬喃喃自语道,“他们怎么会在这里留下遗址?”
“大人,我听说,在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有一个祆教的据点。”
老道士说道,“后来,因为他们的一些行为太过极端,被官府剿灭了。”
苏敬心中一动,他隐隐感觉到,这个炭窑遗址,可能隐藏着什么秘密。
他命令官差仔细搜查炭窑,果然,在炭窑的深处,他们现了一些残留的毒炭。
“大人,这些炭有问题!”
一个官差说道,“我闻到了一股刺鼻的气味,好像是加入了什么毒药。”
苏敬心中一惊,他立刻命令官差将这些毒炭封存起来,然后开始追查这些毒炭的来源。
经过一番调查,他现,最近一段时间,潭州生了几起离奇的死亡事件。
那些死者,全都是因为中毒身亡,而且,他们的体内,都含有微量的龟兹红矿。
“龟兹红矿?这不是火政炉专用的燃料吗?”
苏敬心中更加疑惑了。
他继续追查下去,现那些死者,都曾经参加过一个名为“净火会”
的秘密集会。
“净火会?他们是什么人?”
苏敬问道。
“大人,我听说,这个净火会,是一个新成立的宗教组织。”
一个官差说道,“他们宣扬,东宫的火是邪火,只有用毒炭才能净化它,才能逼百姓回头求神。”
苏敬顿时明白了,这是一个针对火政的阴谋!
他立刻命令官差逮捕了净火会的成员,经过审讯,一个幸存的信徒供述:“会长说,东宫的火是邪火,唯有用毒炭污染它,才能逼百姓回头求神。”
长安,工部衙门。
杜君卿再次在会议上,提出了反对扩大火政预算的意见。
“各位大人,下官认为,火政已经过度扩张了。”
他义正辞严地说道,“现在民间已经出现了迷信火政的倾向,如果再纵容女子、蛮夷主炉事,恐怕会乱了纲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的话,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杜侍郎,你这是什么意思?”
一个官员怒斥道,“难道你认为,火政是错误的吗?”
“下官不敢。”
杜君卿说道,“下官只是认为,火政应该适可而止,不能过度扩张,更不能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火政来蛊惑人心。”
“杜侍郎,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是在影射谁?”
另一个官员质问道。
“下官只是实话实说。”
杜君卿说道,“请各位大人明鉴!”
就在这时,徐惠突然站了出来。
“杜侍郎,你说民间出现了迷信火政的倾向,请问你有什么证据吗?”
她冷冷地问道。
杜君卿愣了一下,支支吾吾地说道:“这……这只是下官的个人看法。”
“是吗?”
徐惠冷笑一声,“那我就让你看看,什么叫做民意!”
她拿出一幅画,展示给在场的官员看。
这幅画,是江陵的百姓所绘,画的是一个巨大的骷髅,坐在一个燃烧的炭炉上,周围环绕着无数的冤魂。
画的旁边,配着一行文字:“杜侍郎宁信账册,不信人命!”
整个会场,顿时一片哗然。
“这……这是什么?”
一个官员惊恐地问道。
“这是民意!”
徐惠沉声说道,“杜侍郎,你宁愿相信那些冰冷的账册,也不愿意相信那些被冻死饿死的百姓,你还有什么资格,在这里指责火政?”
一夜之间,这幅画传遍了整个长安城,引了巨大的舆论风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