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宿管刘阿姨这位“最后通牒”的颁布者,秦风长长地吁了一口气,感觉像是刚跑完一场马拉松,浑身都被汗水浸透了,但精神却异常亢奋。两天!他只有两天时间!这两天,不仅要让那台老旧的熊猫牌收音机“起死回生”,还要让它展现出足以让刘阿姨“惊喜”的“超能力”,否则,他那“熊猫量子霸王机”的伟大计划,就可能因为“原材料”被胡同口的王师傅“格式化”而彻底泡汤!
“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但,我秦风,何惧哉!”秦风的眼中闪烁着狼崽子盯上肥肉般的光芒。他猛地关上宿舍门,反锁,甚至还从床底下拖出两个装满了旧书的沉重纸箱,死死地抵住了门板,仿佛生怕下一秒钟刘阿姨就举着菜刀冲进来,把他和他的“宝贝收音机”一起人道毁灭。
做完这一切“防御工事”,秦风这才搓了搓手,脸上露出了一个既兴奋又略带一丝“变态”的笑容,目光灼灼地投向了书桌上那台被他擦拭得一尘不染,甚至比他自己的脸还要干净的熊猫牌收音机。
“老伙计,接下来,就是我们真正‘坦诚相见’,进行‘灵魂交流’的时刻了!”
他没有立刻动手拆解这台“未来的超级计算机”,而是深吸一口气,盘膝坐在椅子上,闭上了眼睛,将全部心神沉入到了自己的意识海中——那里,正有三个如同恒星般璀璨夺目、散发着无穷智慧光芒的黑科技知识包,在静静地等待着他的“临幸”。
这三个知识包,正是他成功“借”到收音机后,学神系统第一时间解锁的、与“收音机魔改计划”息息相关的核心科技:
其一,名为“宏观物体量子纠缠态精密构建与调控(初级入门)”。这个知识包,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量子世界最深邃、最诡异领域的大门。它详细阐述了如何在特定的物理条件下,让那些由亿万个原子组成的、在经典物理学看来与“量子”二字八竿子打不着的“宏观物体”(比如,真空电子管内部那团混沌的电子云集体),摆脱热噪声和环境退相干的无情侵蚀,展现出如同单个微观粒子般的量子叠加与纠缠特性,并对其进行初步的、可控的量子态操纵,实现量子信息的存储与基本逻辑运算。虽然只是“初级入门”,但其内涵之深奥,思想之超前,足以让二十一世纪最顶尖的量子物理学家都看得目瞪口呆,怀疑人生!
其二,名为“微型化信息处理器阵列设计(概念版V0.5)”。这个知识包,则更像是一份来自未来世界的“计算机体系结构设计草案”。它提出了一种完全颠覆冯·诺依曼架构的、基于大规模真空电子管阵列的、高度并行的、甚至带有几分“神经网络”和“混沌计算”影子的“微型化”信息处理器设计理念。这种处理器,不再依赖于传统计算机那种串行的、基于二进制逻辑门的指令执行方式,而是通过电子管阵列之间复杂的、非线性的、动态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外部环境场的耦合,来实现一种“自组织”、“自适应”、“自演化”的信息处理模式。其核心思想,竟然与秦风那个“秦氏信息处理与计算统一模型”中关于“多维信息熵流耦合”的某些描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虽然只是“概念版V0.5”,存在着大量的理论空白和技术难点,但它为秦风指明了一条将老旧电子管“变废为宝”,打造成超级计算核心的可能路径。
其三,名为“基于环境电磁场噪声的量子逻辑门实现原理(残篇)”。这个知识包,最为神秘,也最为残缺,但却最让秦风感到兴奋与期待!它如同惊鸿一瞥,揭示了一种匪夷所思的、甚至可以说是“反物理常识”的理论——利用环境中无处不在的、看似杂乱无章、通常被视为“万恶之源”的电磁场噪声,通过诸如“随机共振”、“量子芝诺效应”、“耗散结构自组织”等一系列听起来就让人头皮发麻的物理学原理,来驱动那些“宏观量子比特”执行特定的量子逻辑门操作(比如hadaard门、ot门等)!这简直就是“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的终极版本!如果这个理论能够实现,那岂不是意味着,他根本不需要为“熊猫量子霸王机”寻找什么特殊的“能源”和“控制信号源”了?那些“滋啦滋啦”的背景噪音,那些被所有无线电爱好者深恶痛绝的“干扰”,反而会成为他这台超级计算机源源不断的“免费燃料”和“天然指令集”!虽然只是“残篇”,缺失了大量的关键技术细节和完整的实现路径,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