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正坐在蒙古包前,擦拭着他的银质药碗——他是汉蒙混血,父亲是汉族医家,母亲是蒙古牧民,他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习中医药理,又从母亲那里学来草原医药的精髓,尤其擅长用当地药材结合中医药治疗跌打损伤。
这日夜里,牧民帖木儿骑着马匆匆赶来,他的坐骑“疾风”左前蹄有些跛,每走一步都微微颤抖,蹄子周围还肿着,帖木儿的脸上满是焦急:“苏赫巴鲁,疾风的蹄子被石头硌伤了,明天还要跟着我去赶羊群,您快救救它吧!”
苏赫巴鲁站起身,走到疾风身边,轻轻抬起它的左前蹄——蹄子底部有一道深深的伤口,周围红肿得厉害,显然是瘀血阻滞,气血不通。“别急,疾风是瘀血肿痛,需活血散瘀,消肿止痛。”苏赫巴鲁的目光落在蒙古包内的一个皮袋里,里面装着他上月从汉人商队换来的琥珀块,这琥珀是他特意挑选的,质地温润,适合治疗跌打损伤。
他先将琥珀块放在火塘边的石板上烤了烤——草原上天气寒冷,烤过的琥珀更易研磨,药性也更温和。待琥珀块有些温热,他便将其放入石臼中,用石杵反复研磨,石杵与石臼相撞,发出“咚咚”的声响,在寂静的草原夜里格外清晰。琥珀渐渐变成细粉,散发出淡淡的松脂香气,与草原上的牧草气息交织在一起。
接着,苏赫巴鲁取来一碗新鲜的马奶酒——马奶酒是草原上常用的辅料,性温,能活血通络,与琥珀配伍,既能增强散瘀功效,又能为伤口保暖。他将琥珀粉倒入马奶酒中,用木勺反复搅拌,直到碗中的混合物变成浓稠的膏状,然后用手指蘸取琥珀马奶膏,均匀地涂抹在疾风的蹄子伤口及周围红肿处,动作轻柔,怕弄疼它。
“这琥珀能化去瘀血,马奶酒能暖着它的蹄子,过一夜就能好很多。”苏赫巴鲁对帖木儿说,然后用干净的麻布将疾风的左前蹄包扎好,又在外面裹了一层羊毛,为蹄子保暖。帖木儿望着苏赫巴鲁,感激地说:“多谢你,苏赫巴鲁,有你在,我们和牲畜都安心。”
第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帖木儿就牵着疾风来看苏赫巴鲁——疾风的左前蹄已不跛了,红肿也消了大半,它欢快地甩着尾巴,在草原上跑了起来,像往常一样矫健。帖木儿笑着说:“苏赫巴鲁,疾风好了!你的琥珀马奶膏真是太神奇了!”
苏赫巴鲁望着疾风奔跑的身影,将剩下的琥珀粉收进皮袋——这从汉人商队换来的药珀,在草原上与马奶酒结合,以它独特的方式,治愈了牲畜的伤痛,也见证着汉蒙医药的融合,守护着草原上的生灵,在漫长的岁月里,续写着药珀的传奇。
下卷结语
从临安雨巷的琥珀抱龙丸,到巴格达畔的玫瑰琥珀膏;从郑和舟中的通淋粉,到草原星夜的马奶珀酒——药珀,这凝着松魂与岁月的石,跨越了时空,融合了不同文明的医药智慧,在儿科惊风、外伤瘀血、湿热淋证、跌打损伤的治疗中,续写着它的济世篇章。它没有惊天动地的力量,却以最温和、最坚定的方式,化解着苦楚,守护着健康,成为不同文明、不同地域人们共同的“良药”。
下卷赞诗
临安丸定小儿魂,巴格达膏愈匠痕。
舟中珀散淋愁去,草原酒膏蹄伤温。
跨越时空融医智,连接文明济乾坤。
岁月不负松脂意,一颗药珀润千村。
尾章
尾声岁月藏珀传薪火古今一脉济苍生
当代江南的秋日,一场细雨刚过,苏州平江路的“松心堂”药馆里,玻璃窗上凝着细碎的水珠,映着柜台上排列整齐的药罐。年轻的医师林砚正站在药台前,指尖捏着一块琥珀——这琥珀是他从博物馆的友人处借来的标本,断面泛着蜜糖般的柔光,在灯下能看见里面裹着的一粒松针,三千万年的时光,仿佛都凝在这方寸之间。
“林医师,这就是药珀吗?”一个穿校服的少年凑过来,眼神里满是好奇,“我奶奶说,她小时候失眠,太爷爷就用琥珀粉给她调过蜜水。”林砚点点头,将琥珀轻轻放在白瓷盘里,取来一盏清水,像当年的秦翁那样,先将琥珀漂洗干净,再放入青石研钵,加了些温水,缓缓研磨。研杵与研钵相撞的“沙沙”声,和窗外的雨声交织在一起,竟与嘉靖年间的松心堂,有了几分隔空的呼应。
“你看,”林砚指着研钵里渐渐变细的琥珀粉,“这琥珀本是松脂所化,藏着山林的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