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以盐引粮”之策,乃是由他一手负责督办,若是推行过程中出现任何难以挽回的纰漏,他身为治粟内史,定然难辞其咎。
李斯轻抚颌下长须,从容上前一步,声音沉稳有力:“陛下,苍柏内史所言,句句属实,确是推行此策所面临的现实困境。然,万事开头难,此乃亘古不变之理。任何新政推行之初,遭遇阻滞,亦属常情。”
“臣以为,当务之急,其一,朝廷需以雷霆之势,明示决心,对任何敢于从中作梗、贪赃枉法之徒,皆严惩不贷,以儆效尤,务必令地方官吏心存敬畏,不敢稍有妄为!”
“其二,可适当提高盐引所蕴含之利,以此激励那些有实力的大商贾积极参与,率先垂范。一旦形成规模,粮道畅通无阻,届时再逐步调整盐引比例,亦不为迟。”
李斯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光芒,继续献策:“臣斗胆以为,亦可效仿昔日商君强秦之法,对那些积极运粮北境的商贾,除却盐引的实际利益之外,可另行赐予一定的爵位或荣誉称号,以彰显其功绩,激励后来者。如此一来,名利双收,何愁那些唯利是图的商贾不争先恐后,踊跃参与?”
冯去疾闻言,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随即接口反驳:“李相此言虽有几分道理,然爵位乃国之重器,岂可轻易授予区区商贾之流?此举一旦开了先河,恐会扰乱朝纲,动摇我大秦以军功授爵的国本。盐利虽厚,亦需取之有道,用之有度。若为解一时之急,便一味纵容商贾,使其势力过度膨胀,商人重利轻义,日后恐怕会酿成尾大不掉之祸患,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