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团队陷入被动。
“风险压制模块加载。”
沈逸为他设计一组特殊情境——系统在模拟战中植入“高胜率但高死亡率”
选项,每次选择后,立即生成后果推演画面,并标记团队损失值。
“你不是不够强。”
沈逸说,“是太想赢,反而忽略了代价。”
训练表正式生效,第一阶段启动。
林悦进入走位训练场,ai连续释放技能前摇,她的角色在红光闪烁中不断闪避。
陈宇则被投入十场高强度模拟战,每次突进后,系统立刻弹出队友死亡倒计时。
沈逸没有加入训练。
他站在主控台前,调出“策略模拟空间”
的全局监控界面。
三名队员的数据流在屏幕上交织,系统实时计算配合度、节奏同步率、战术执行偏差值。
第三小时,警报再次响起。
东南亚游击ai在模拟战中行为逻辑紊乱,角色在草丛中反复折返,路径规划出现死循环。
系统提示:地形数据精度不足,ai无法识别真实赛事地图的微小高差。
沈逸取出三枚“地形感知碎片”
,在“碎片收集兑换”
界面合并,兑换出“高精度ai行为校准器”
。
他将真实赛事地图的地形数据导入,重新设定ai的路径算法与视野判定规则。
系统重启。
主屏切换至跨国风格对抗模拟战场景:北美爆型双刺客+欧洲协同型中辅组合,向战队起联合进攻。
战斗开始。
林悦的角色在技能前摇阶段提前侧移,躲过第一波突袭。
陈宇压下突进冲动,选择后手切入,成功切断敌方协同链。
沈逸操控主c位,在系统提示的17处高危节点中精准预判,三次反杀打乱对手节奏。
战斗结束,系统生成报告:战队整体配合度提升,战术执行偏差率下降至41。
沈逸在日志中输入:“训练周期进入正轨。”
他调出“潜力挖掘预警”
,将“夜莺的影子”
的数据再次置顶。
系统显示,该id在过去12小时内未进行任何公开对战,但凌晨2:17分曾短暂接入一个加密服务器,协议层跳频特征与“shado91-o”
完全一致。
他没有立即采取行动。
而是将“行为模型加密锁”
的混淆强度提升一级,确保所有对外输出的操作节奏进一步失真。
主屏切换至下一阶段训练预览。
跨国联训预演的对手模型正在加载,系统提示:需至少完成五场不同风格组合的模拟战,方可进入下一阶段。
林悦的声音从训练舱传来:“下一组什么时候开始?”
“等陈宇完成风险评估复盘。”
沈逸调出他的战斗记录,“他刚才在第七波团战,还是选择了突进。”
“但那波赢了。”
陈宇的声音带着不服,“我切掉了他们的c位。”
“代价是林悦被集火,团队少了一个治疗。”
沈逸将推演画面投射到主屏,“如果对方再多一个控制技能,你们会输。”
“可比赛里不会每波都算得这么清。”
“所以你要学会在开打前就看清。”
沈逸关闭画面,“风险压制模块不会取消,直到你的选择成功率稳定在85以上。”
训练室的灯光微微闪烁。
主屏右下角,一条系统提示悄然弹出:“检测到加密服务器访问痕迹,来源ip经跳转,无法溯源。
行为模式匹配度:937。”
沈逸的手指悬停在确认键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