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还能及时调整心态,并且完成了这道策论题的撰写。
“这就写完了?”
刘筠倒是许久没有见到如此才思敏捷之人了。
“确实如此,只用了不足三刻。”
刘娥瞧着两位当时大儒:
“所以老身想要提前看一看,但是官家却说这不符合殿试规矩,你们知贡举的次数多,可有先例?”
孙奭目瞪口呆。
他本以为宋煊能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答题便是极强的存在了。
未曾想到宋煊竟然强的离谱。
不足三刻?
那比杨亿还要快,还要才思敏捷。
“会不会是胡乱写的,宋会元怕自己再次头脑发昏?”
刘筠说完之后,便引得刘娥认同。
宋煊如此表现,这也是被逼出来的?
“有这个可能。”
反倒是孙奭觉得要不是陈尧咨在开考前弄那些糟心事,宋煊也不会逼迫自己。
但通过宋煊省试的表现,他才知道当日在考场上早早就答完题,一直睡觉的便是宋煊。
这又让孙奭认为宋煊当真是写了一份不错的策论题,再有外部威胁的压力下,才写的如此之快。
可就是不知道写的如何。
因为刘娥的一句询问,搞的孙奭好奇心也是被吊起来了。
刘娥见他也在迟疑,所以看向刘筠。
刘筠本就是习惯性摆烂,他倒是不嫌弃事大,笑呵呵的道:
“其实太祖、太宗朝都是写完了,就可以当场交卷,用不着糊名誊抄之类的。”
“甚至太祖、太宗两位先帝还当场点评士子的诗赋。”
以前是诗赋,写的快也在情理当中。
如今可是策论,那快就不是一般的快。
瞧瞧下面还在陈思苦想的诸多学子便能证明。
刘筠的话倒是给了刘娥合适的理由,但是她还是不死心的问:
“那真宗朝呢?”
因为唯有如此,才不会给人留下话柄。
刘筠微微一笑:
“回大娘娘的话,当年殿试时,晏同叔说自己做过类似的题,请真宗皇帝再出一道,待到晏殊写完后,真宗皇帝便是当场看的,大为满意。”
现如今正主晏殊还在那里监考呢。
“哦,老身险些忘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