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东京城可以说是两眼一抹黑,就算一时兴起,想要去找押题的资料,可是整个东京城也找不到的。
宋煊倒是没有那么大感悟。
他内心深处只是觉得权力,当真是让人有些着迷!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宋煊就开始看有关黄河的资料了。
众人分散看了许久,直到夜深了,这才各自休息。
昨夜过的很是充实,没有胡思乱想,而是完全把脑子用起来了。
今天一早,宋煊吃饭的时候,便对让老仆把官府的资料先还回去,总归是要注意些影响的。
待到考完试,自己再去致谢。
有这些人在,宋煊也没有露底。
老仆人只是笑着希望十二哥儿能过高中,大家就不算是白忙活。
待到几个人排队的时候,听着闲聊。
针对宋煊昨天睡觉的事,倒不全是嘲讽的。
甚至有人觉得只要把策论考好了,诗赋随便写写也不会拉下太多的排名。
就如同以前一样,诗赋写的好,你才能进入第二轮,后面的考试不至于太差,便能通过。
各自前往各自的考场。
宋煊坐在椅子上,开始磨墨,思考者在如何在西北关系策论上写的更加出彩。
但是当举着牌子的吏员出现的时候。
宋煊有些发蒙。
西北太远了!
唯有东京城近在咫尺,才会越发引人关注。
因为此番省试的考题,当真是有关黄河治理的。
宋煊想到了包拯,不是说脸黑运气不够好吗?
如何他就猜中了!
包拯更是意外之喜,他缓了好一会,才遏制住狂喜,几乎要坐不住了。
真的押中题了!
张方平等人也是内心狂喜不止,自是开始狠狠的构思起来。
机会难得!
宋煊起手就写了一个东京黄河水利修缮策。
“古人言:水利之在天下,犹人之血气然,一息之不通,则四体非复为有矣。”
“吾观东京形胜,黄河悬于头顶,汴渠穿于腹心,自景德四年(1007年)黄河决澶州,二十年来堤防日颓。”
“今若再遇大汛,则汴梁百万生灵,恐为鱼鳖!谨陈一策,以固根本。”
“吾回想起王景奉诏对汴渠和黄河的综合治理,依靠数十万人的力量。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