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他没有舍本逐末便好。
“来给你宽宽心。”
范仲淹瞧着宋煊给自己倒下凉浆:
“我知道你是好意,但当日晏知府对你提的要求,不过是戏言尔,你勿要放在心上,况且筹集资金本就是我与晏知府需要操劳的事,如何能让你一个刚入学的学子去操劳这种费神费力的事?”
“多谢范相公,但对于俺而言不耽误。”
宋煊放下手中的瓷壶,随即又笑呵呵的道:
“实不相瞒,是俺正想要干这个买卖,机缘巧合得知书院缺钱,还有渠道,那索性就分出一些利益来给书院用来教学,将来挣钱了,还会给悲田院等等捐助一二。”
“况且俺在勒马镇便有及时雨的称号,如今来了这宋城也不耽误,手里有钱,心里才能更加不慌,有足够的底气脱产学习。”
“毕竟俺家族供应了好些个幼童读书,分润到俺身上的又能有几文?”
宋煊的话同样也给范仲淹整不会了,但他十分确认宋煊说的是实话。
他想要做这个买卖,恰巧学院遇到了难处,他也有需求,才会如此做。
就算学院没有困难,他还是要做!
听起来像是双赢。
范仲淹想了想,又开口道:
“你若是需要宣传的话,可以雇佣一些书院的同窗为你奔走,他们兴许能够为你提供助力。”
“范相公安心,宣传这块俺也找好专业人士了,总归是有人培训的。”
“好,待到你开业那天,我定然来支持一二。”
“好好好。”
范仲淹又与宋煊说了一会学业上的要求,让他先通读四书五经,不说倒背如流,那也要熟记于心。
像他自己在宋氏私塾里读书夫子给讲解的经义,并不是那么准确。
“既然你选择走上科举这条路,这是一条最难走的路,也最难成功的路。”
范仲淹以过来人的经验劝告宋煊:
“七日后在开学典礼上,你要做出表率,激励同窗们奋起直追。”
“因为你们的对手不光是书院这些人,目光要放的长远一些。”
“各地的书院以及那些大家族单独培养的学子,都是你们科举路上的竞争对手。”
宋煊连忙道谢,表示谨记教诲。
另外也会想想开学典礼上,要如何讲话。
范仲淹知道宋煊是聪明人,有些事用不着说的太透了。
……
陶宏带着何三等人去发一发书铺的传单,并且讲解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