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子脑瓜子就是聪慧。
小球制作与蹴鞠并无二法,只不过稍小一些,为了保证公平,过段时间就得换新的。
“如此手法,旁人若想要仿制,怕是也需要一段时间。”
“先手总得要占据一些优势,否则俺不是平白给他人做嫁衣了吗?”
听了宋煊的解释,晏殊总归是放下心来。
他今日来偷偷见宋煊,其实就是想要探探底。
他与宋绶之间的赌约事小,并不想让宋煊这个读书种子在没有意义上的事浪费太多时间。
毕竟官场对于宋十二而言,还是蛮海阔天空的。
宋煊邀请晏殊留下吃饭,他摆摆手,表示公务繁忙,便不多留了。
晏殊自顾自的走了,他准备回去给王曾写一封信报告一下此事。
虽然宋煊与他透底说的过于直白,但也是为了书院筹措资金的大意。
至少在官方说法上,依旧要冠冕堂皇的说法。
既然宋煊决议要把利润分润给书院一二。
那书院自是要扛着这个善意的举动,为宋煊的买卖分担些“压力”。
挂羊肉卖狗肉的典故虽没出来。
但晏殊明白宋煊就是这么操作的。
说破大天去,为应天书院筹措资金这事,也该是晏殊这个知府要去做的事。
如今宋煊主动出谋划策还付出行动。
晏殊若是不管不顾作壁上观,他自己个都看不过眼。
代到晏殊走后没多久,范仲淹便来了。
他其实过来就是想要敦促宋煊把心思放在学业上。
范仲淹自己个当年在书院学习了整整五年时间,才顺利考中进士。
大宋那么多读书人,想要考进士的人太多了。
这条赛道也很卷。
考生稍稍被其余的时期分散了大量的心神,你身后便会有无数人超越你而去。
科举这条道,能出来的全都是各地的卷王。
再加上大宋除了一些特定的贱民无法科举考试,其余人只要有条件允许,能读书就读书。
在大宋这是一条前途光明的道路!
但也是最卷的道路!
全国各地加在一起的学霸,两三年才录取一百多人。
“范相公,你今日如何来俺这里了?”
范仲淹自是看到了那个风箱以及里面的画着数字的小球,又瞧见宋煊手里握着春秋,心中暗暗有些满意。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