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效、最可靠方式,就是物理消除源头。
这个命令是清晰且必要的。
马克西莫夫公诉人:中将同志,您认为彼得罗夫少校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
科尔尼延科:毫无疑问,是严重的违抗命令。
他忽视了明确指令,将个人情感和未必成熟的战场判断置于国家利益之上。
作为他的上级,我对此表示遗憾。
军队的基石在于服从。
如何判决,是法庭的职权,我尊重法庭的决定。
我仅确认命令本身无可指摘,且出于国家安全的最高考量。
(科尔尼延科的证词无疑给被告人带来沉重打击,他完全没有为旧部开脱的意思。
)
14:2o鉴于庭审陷入僵局,主审法官普罗宁将军宣布进行单独提审。
先提审彼得罗夫少校。
地点改为小型讯问室,仅普罗宁法官、书记员及彼得罗夫在场。
普罗宁法官:放松点,少校。
这里没有公诉人,我们只是谈谈。
我从1989年就在军事司法系统工作,见过很多……复杂的案子。
告诉我,抛开那些法律条文,在伊兹梅尔那个地下管网里,当你看到李海镇的样子时,你脑子里第一个念头是什么?
彼得罗夫:(长时间沉默)……我不能把他留在那里,法官同志。
那不是一个人该待的地方,更不是一个战士该有的结局。
普罗宁法官:即使他可能已经疯了,废了,甚至可能反过来成为我们的负担?
彼得罗夫:即使如此。
有些线,跨过去,就回不来了。
我们和敌人最大的区别,不应该是我们还记得自己是谁,记得为什么而战吗?如果为了安全就可以牺牲一切,包括基本的人性和对战友的道义,那我们所扞卫的,到底是什么?
普罗宁法官:道义……很奢侈的词。
科尔尼延科说你是出于个人情感。
彼得罗夫:他坐在莫斯科的办公室里,看到的只有风险和表格。
我们在战场上,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
李海镇不仅仅是“风险因素”
,他是一个证明——证明我们的战士即使在最绝望的情况下也不会屈服。
带他回来,是给所有在外面拼命的人一个交代:国家不会抛弃为你流血的儿女。
普罗宁法官:(缓缓地)即使这个“儿女”
……来自朝鲜?
彼得罗夫:在那一刻,他是我的战友。
这就够了。
普罗宁法官:你知道你的选择,很可能终结你的军旅生涯,甚至让你进监狱吗?
彼得罗夫:(再次沉默,然后点头)知道。
但我无法做出第二种选择。
如果重来一次,我还会这么做。
15:1o单独提审结束。
彼得罗夫被带回候审室。
普罗宁法官:(对书记员,语气沉重)记录下他的话。
一字不差。
15:15庭审重新开始。
普罗宁法官宣布,鉴于案件复杂性及涉及法律问题的深度,法庭需进一步研究相关法律适用性及类似案例,今日庭审到此结束。
下次开庭时间另行通知。
---庭审记录结束---
后续备注:
·庭审过程显示,此案已出简单违抗命令范畴,触及军人伦理、战场指挥官权限边界、国家利益与个体道义冲突等深层次问题。
·主审法官普罗宁将军的亲自深入讯问,表明法庭对此案高度重视,并试图理解被告人的真实动机。
·科尔尼延科中将的证词对被告人极为不利,但普罗宁法官似乎试图寻找法律条文之外的考量因素。
·预计下次庭审前,法庭内部将进行激烈讨论,并可能咨询更高层级的法律和军事专家意见。
案件走向充满不确定性。
……
军事法庭指定的临时羁押处房间里,灯光是冷白色的,家具简单到近乎苛刻。
彼得罗夫坐在硬板床边,望着窗外铁丝网切割开的夜空,白天的庭审、检察官尖锐的质问、科尔尼延科冰冷的证词、还有普罗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