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后,两人同时力后撤,拉开距离。
气息都略显急促,但眼神中已充满对彼此实力的认可,以及一丝更深的警惕。
“厉害,”
彼得罗夫由衷赞道,揉着刚才被巧妙别住、隐隐作痛的手腕,“你的身手,确实配得上这些勋章。”
他此刻确信,这个年轻人自称的战斗力绝非虚言。
李海镇微微躬身,依旧平静:
“少校过奖。
您的实战经验与力量控制,是我需要学习的。”
他看了一眼彼得罗夫揉动的手腕,“刚才的‘缠丝手’,力角度再精准一分,效果会更好。”
重新落座,气氛已从最初的戒备试探,转变为一种基于专业认可的微妙默契。
烈酒无声地注入杯中。
“好了,热身结束。”
彼得罗夫神色一肃,切入核心,“久明阁下交代的任务,目标:西尔斯基。
地点:基辅,敌方心脏。
李海镇大尉,你带来的初步框架?”
李海镇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中取出一份薄薄的、没有标识的文件夹,摊在茶几上。
上面是几张手绘的简图和几行朝文注释。
“初步方案基于三点:时机、身份、路径。”
他手指点向一张基辅市区简图,精准地标出几个点。
“时机:目标将于下月7日出席‘国家团结日’纪念活动,地点在市中心的独立广场。
这是近期他公开露面、安保虽严密但模式相对固定的最佳窗口。”
“身份掩护:我们获得两个‘清洁公司’员工身份,负责活动前夜对广场周边指定区域进行‘深度清洁’。
身份可靠,背景干净,已通过当地内线核实。”
“渗透与撤离路径:方案a,利用清洁车混入封锁区,在指定隐蔽点组装武器。
行动后,通过预设地下管网(图纸在此)撤离至第聂伯河畔,有接应船只。
方案b,如a路径受阻,启用备用的‘紧急医疗通道’身份,制造混乱,趁乱撤离,但风险极高。”
彼得罗夫仔细审视着图纸和注释,眉头紧锁:
“独立广场……开阔地,狙击点?距离、角度、安保反狙击预案?”
“最佳狙击点在此,”
李海镇指向地图上一座俯瞰广场的古典建筑,“国家历史博物馆钟楼。
但预计会被重点布控。
次选点在此处,”
他指向另一座较矮的商用楼顶,“距离稍远,角度受限,但相对隐蔽。
我们携带的是模块化高精度步枪,可快拆解伪装。
反狙击预案……需要更详细的安保布防图,这需要时间,以及fsb情报支持。”
“武器呢?”
彼得罗夫追问,“模块化步枪?具体型号?消音效果?弹道特征?”
“俄制vsskvykh1op(排气式)127微声狙击系统改造型,”
李海镇回答如流,“我方进行了轻量化和消音器优化,百米外枪口噪音低于85分贝,混入城市背景噪音中难以分辨。
使用专用亚音穿甲弹,弹道特征独特,但事后追溯来源……会被导向特定渠道。”
彼得罗夫盯着地图,手指无意识地敲击桌面:
“清洁工身份……他们如何通过层层安检?工具车扫描?身份核查?”
“清洁公司是长期合作方,有固定通行权限。
工具车经过特殊改造,夹层可完美屏蔽扫描。
身份核查……我们有完整的生物信息替换记录和经过‘验证’的本地背景故事。”
李海镇顿了顿,“但最大的变数,是目标当天的具体行程和随行安保等级。
这需要实时情报。”
“fsb会提供基辅内线的实时情报支持,”
彼得罗夫确认道,随即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地看向李海镇,“那么,李海镇大尉,在此次行动中,你的具体角色?我的‘副手’职责如何界定?”
他需要明确指挥链和分工。
李海镇迎着他的目光,毫无退缩:
“根据上级指令,您是全权指挥。
我的职责是:观察手副射手、近身护卫、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