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陈设简洁,符合安全屋标准。
两人在客厅沙落座,隔着一张茶几。
彼得罗夫审视着这位年轻的搭档:
“李大尉……你很年轻。
26岁?大尉军衔,如此多的勋章……即便在贵国,也非同寻常。”
李海镇的嘴角极其细微地上扬,几乎难以察觉:
“是的,少校同志。
我来自朝鲜东海岸一个无名村庄。
能晋升至此,只因完成了一些……必要的任务。”
他顿了顿,语气中罕见地透出一丝近乎敬佩的意味:
“我听闻过您,彼得罗夫少校。
处理普里戈金先生那次‘意外’,干净利落,令人印象深刻。
能与您这样的前辈合作,是我的荣幸。”
“必要的任务?”
彼得罗夫敏锐地抓住这个词,身体微微前倾,“你在侦察总局的具体职能?隶属于哪个部门?执行过何种类型的……‘必要任务’?”
他需要摸清这位搭档的底细。
李海镇坐姿端正,双手平放膝上:
“我隶属‘侦察总局北派特殊空运部队’。
职能包括:敌后渗透、目标定点清除、高价值目标营救抓捕、战略设施破坏。
任务区域……原来主要在半岛南部及周边海域。”
他的回答简洁直接,毫无避讳,仿佛在陈述一份档案。
“‘北派特殊空运部队’……”
彼得罗夫咀嚼着这个名字,“空降渗透?潜艇投送?”
“都有涉及。
更擅长小规模、高精度、静默渗透。”
李海镇补充道,“我们接受的训练……比较彻底。”
彼得罗夫注意到对方在提及“训练”
时,眼中闪过一丝极度专注、近乎纯粹的光芒。
“比较彻底?能具体说说吗?比如格斗、武器、生存?”
“徒手格斗以关节技、绞杀、瞬间致残致死为主,追求效率最大化。
武器方面,精通各国主流轻武器、爆破物制作与拆除、冷兵器。
生存训练……涵盖极寒、酷热、丛林、海岛、城市废墟环境,极限条件下单兵生存周期要求不低于45天。”
彼得罗夫心中凛然。
这描述远一般特种部队范畴,更接近“人形兵器”
。
“看来贵国的训练标准……相当严苛。
你的勋章,想必与此有关。”
李海镇目光扫过自己胸前的勋表,眼神毫无波澜:
“它们只是完成任务的证明,少校同志。
每一枚背后,都有需要被抹除的目标或需要达成的指令。”
话题自然转向了实战技能。
彼得罗夫站起身,活动了下肩膀,半是试探半是兴趣地说:
“听说侦察总局的格斗术自成体系,狠辣高效。
李大尉,有没有兴趣简单切磋一下?就在这客厅,点到为止。”
李海镇毫不犹豫地起身,利落地脱下军装外套,露出里面贴身的绿色体能衫,勾勒出精悍、匀称且充满爆力的肌肉线条。
他走到客厅中央空地,摆开一个看似松散实则蕴含无数后招的起手式。
“乐意奉陪,少校同志。
请指教。”
没有多余客套,两人瞬间交手!
彼得罗夫的风格融合桑博的摔跤锁技与拳击的刚猛重击,沉稳厚重,势大力沉,每一次进攻都带着战场搏杀的压迫感。
李海镇的风格则截然不同——
迅捷如电,诡异刁钻!
动作幅度极小,爆力却极强,尤其擅长利用狭小空间和身体接触瞬间施展反关节技与致命锁技。
他的格斗体系明显高度简化,摒弃一切花哨,只为在最短时间、最小空间内达成最大杀伤或制服效果,充满了朝鲜特种部队特有的致命效率感。
短短两三分钟,兔起鹘落,攻防转换令人眼花缭乱。
彼得罗夫几次势在必得的擒拿,被李海镇以柔克刚,或以匪夷所思的角度化解;
李海镇数次刁钻狠辣的反击,也被彼得罗夫凭借更丰富的实战经验和绝对力量格挡或强行挣脱。
一次短暂而凶险的地面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