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时喜欢左右手开弓,有很大幅度的手部动作,沃森总喜欢把人和人的关系简化为“我和他是朋友”,或者“我和他是敌人”。
沃森把一切有利于他的新闻称之为“好新闻”,一切不利于他的新闻称之为“假新闻”……
这些习惯都被那个崇拜他的房地产商人学去了。
因为沃森不仅仅支持中国人,他也肯定白人的智力水平。这恰好挠到了白人们的痒点。
根据沃森的理论,白人的平均智力水平虽然相对低一些,但方差比较大,也就是容易出天才。如果按照他的想法,最终世界会形成东西对立,或者是东西双强的情况。
这叫智力上的回归。
一切制度、技术都是外在的,最终还是要落在人本身的智力上。谁最终更聪明,更能组织起来,谁就更值得代表人类的未来。
许多人认为沃森说的有道理,只是太尖锐了。
冷泉港实验室是一个私人实验室,投资人对沃森引发的舆论感到担忧。他们希望沃森能够低调一点,但沃森觉得自己正在捍卫真理,而且总是拿出余切的《乡村教师》为自己辩护:
“如果你只有一次机会证明你的开化程度,你愿意外星人来检测的地方是黑非洲,还是中国?”
在沃森的吹嘘下,《乡村教师》已经快要成了他和余切的定情信物。
投资人很无奈:“沃森,你着魔了,余切是一个爱国者,他自然要为了他的民族说话。”
“事实上,余切从来没有表露过对非洲人的歧视,你完全是曲解了他。而且你是一个美国科学家,你为什么总是在为中国人说话?”
沃森说出了一句名言:“我只是在追求真理。”
——
九月四号,在《日报》的国际新闻上有一条写着:
《沃森:中国人是世界上智力最高的种族》。
同一天,《京城晚报》的头版头条刊登了“美国三家药企访华,进行投资的前期考察”新闻。
六号,《日报》又发文,肯定了沃森在拉投资上的贡献。而且指出“在改开后的这些年,沃森是接待全中国学者人数最多的外国专家,没有之一”。
这上面甚至说“沃森是中国人的老朋友”。
余切看到后都惊呆了:好样的沃森,原来你早就赤化了!
怪不得余切一邀请沃森,沃森就屁颠颠儿的来了。如今角谷静夫、小平邦彦等人都已经离开中国,很少发表评论,那一批欧洲数学家也已经回到欧洲,没什么动静。
只有这个沃森,话里话外都在怀念中国,他真的是意犹未尽。
就连文艺界也受到了波及。《十月》这个月要发布的一篇文章里面,就有谢席德的文章《怀念沃森先生》:
“在乒乓外交事件后,我方开始大量接待美国访问学者,其中詹姆斯沃森先生是最早的一批知名科学家。在今天,生物科学已经占据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