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会,扑通一声再次跪倒,老泪纵横道:“刘氏一族向来奉公守法,为朝廷盐税略尽绵薄之力。薛同知初到扬州,便对我等本地商贾深怀成见,先是以莫须有之罪拘我长子刘让,又查封我家数处产业,如今更欲将我一家老小构陷入狱!我刘家世代在此,亲朋故旧无数,产业牵连数万人生计。今日若被构陷抓捕,扬州必然动荡,恳请巡抚大人为草民做主,为那些依靠刘家生活的无辜百姓做主啊!”
陈琰面色沉静地听着,目光在薛淮、许观澜和刘傅之间游走。
场间一片沉寂。
薛淮的部属、许观澜的盐兵、陈琰带来的抚标营泾渭分明地站着,尽皆看向中间那小片区域。
良久过后,陈琰对薛淮语重心长地说道:“薛同知,你一心为民锐意革新,本官早已知晓。然则为官一任,首要在于稳字,稳政、稳民、稳商!扬州盐政乃朝廷命脉,牵一发而动全身,你如此兴师动众围困乡宦望族府邸,置朝廷体面于何地?置地方安定于何顾?这岂是父母官应有之道?”
薛淮长身肃立,并未急于辩驳争论,光是这份养气功夫就让陈琰内心微凛。
他其实早就收到刘傅的求援,对于刘让和刘议几次送去苏州府的礼单也非常满意,然而这段时日一直被布政使窦贤缠着脱不开身,还好那个老家伙前几天另有要事,终于不再拿着一堆棘手公务拖住他的脚步,他便匆忙赶来扬州。
短暂的停顿后,陈琰看了一眼刘傅,稍稍放缓语气道:“至于刘家之事,纵有经营借据纠纷亦属商贾常情,自有官府依律仲裁处置,岂能等同于大逆不道之罪?更遑论擅改盐引、私贩等滔天之罪,更需铁证如山,三法司详查方可定论,岂能凭一时意气便欲锁拿阖府老幼?刘傅乃地方耆老,其产业涉及民生甚广,薛同知你在处置的时候更需谨慎周全。”
听到这番绵里藏针的话,许观澜暗暗松了一口气,刘傅的老脸上更是浮现激动感佩之色。
“抚台教诲,下官谨记。”
薛淮却神色如常,丝毫不为所动,继而道:“抚台容禀,下官手中所握罪证,非只几份诉状。刘家子弟多行不法之举,人证物证无比确凿,刘家联合郑、白、葛等大族,操纵两淮各地物价低买高卖,谋夺他人田产基业,勾结盐枭贩卖私盐,桩桩件件皆可查验核对!此外还有一事,抚台或许不知,就在方才有扬州本地四十余家商户,他们原先受刘家等大族胁迫助纣为虐,而今弃暗投明联手检举刘傅等人,谭知府正在府衙受理他们的告发!”
“薛同知你……你血口喷人!”
刘傅脸色瞬间惨白,指着薛淮的手剧烈颤抖,声音尖利却透着一股心虚的恐惧。
许观澜的脸色也变得更加难看,那几十名盐商的倒戈确实是当下最麻烦的问题。
陈琰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惊疑。
薛淮的陈述条理清晰且底气十足,让他无法再轻易以“意气用事”之类的借口搪塞,但他今日前来不光要保住刘家,更不能让薛淮破坏即将举行的认窝大会,总之必须要将这件事平息下来。
“薛同知!”
陈琰加重语气,肃然道:“官府办案需讲究程序,你今日调动兵丁围攻乡宦已近僭越。本官看在你初衷不坏的份上,不追究你的责任,然而此事关系重大且牵涉甚广,非你扬州府衙一地可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