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陆昭疾步而来,手中命网日志疯狂刷新:
**检测到新型脑波共振,频率13.7Hz,覆盖范围已达三州十七郡。**
**异常现象:大量曾申请“忘川浅水”者突然苏醒,声称梦见“有人替他们哭了”。**
**新增回响句:**
>“谢谢你记得我。”
>“我不怕疼了。”
>“我想回家。”
晚衣怔住。
这不是洗脑,是唤醒。
“是他。”她说,“他在用钟声传递记忆。”
陆昭望着东岭古井,封印依旧完好,但井口边缘,竟悄然绽放了一朵彼岸花,花瓣鲜红如血,花心却泛着淡淡的金光。
“我们一直错了。”他低声道,“不是阻止遗忘,而是让记忆流动起来。就像河流,若停滞就会腐臭,唯有奔涌,才能净化。”
晚衣点点头,取下蒙眼布条。她的双眼仍未睁开,可眸中已有微光流转。陈砚说过,真正的眼疾不在瞳孔,而在心窍。当愧疚不再压垮灵魂,光明自会归来。
她起身,走向忆语堂最深处。那里藏着一面铜镜,据说是初代忆灯使所留,能照见“记忆之形”。
镜面起初混沌,渐渐浮现画面:
一片无垠雪原上,无数人手牵手围成圆圈,口中哼唱不成调的歌谣。有人流泪,有人微笑,有人抱着空荡的襁褓低声呢喃。他们的头顶,十三轮月亮并列悬挂,每一颗都对应一声钟鸣。
而在圆圈中央,站着那个赤足少年,背对镜头,手中托着一枚破碎的玉简。
晚衣伸手触碰镜面,泪水滑落。
“师父,”她轻唤,“原来救赎不是消灭痛苦,而是学会与它共存。”
***
一个月后,南疆雨林。
暴雨倾盆,藤蔓如蛇。一座石碑矗立于沼泽中央,碑文已被苔藓吞噬大半,唯余三个字尚可辨认:**哭碑**。
碑底裂开一道缝隙,隐约可见阶梯深入地下。
一名女子披蓑戴笠,手持静心铃缓步而来。她是忆灯使之一,名叫柳青萝。出发前,她烧掉了自己的申请书??那份写着“请让我忘记丈夫战死的模样”的纸片,在火焰中蜷曲成灰。
“我来了。”她说,“我不是来遗忘的。”
她踏入碑缝,铃声清脆,惊起林中群鸟。
而在她身后,遥远的北境冰原上,一座冰封的鼓冢正微微震颤,鼓皮之上,赫然印着一行冻血写就的字:
>**第十四声,即将响起。**
晚衣坐在守心院屋顶,怀抱新刻的碑文,任风吹乱长发。陆昭递来一碗热汤,是白菜炖粉条的味道。
“你会怕吗?”她问。
“怕什么?”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