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正说着,院门口忽然传来驴车铃铛声。
杨明汐探头一看,竟是二姐杨明沫和二姐夫李林来了——原来杨明沄早上差人给李家屯送了信,说杨明汐回来了,杨明沫当即就拉着李林赶了过来。
李林手里拎着个布袋子,里面是刚从杂货铺清的货单,进门就笑着说:“汐儿,阿棠,你们可算回来!我跟你二姐正愁呢——眼看农忙要到了,屯里人都来买农具,可咱铺子里的锄头、镰刀只剩最后一批,县城的农具商说要等半个月才送货。你在新云府人脉广,能不能帮着问问,有没有近点的货源……”
“李林,我都好多年没有见到汐儿了,你怎么一见面就让汐儿帮你做这做那的?”不等李林话说完,就被杨明沫打断了。
李林搓着手,呵呵的笑着,“对对对,是我太着急了!”
杨明汐拉了杨明沫一下,“二姐,你就让二姐夫说完嘛,又不是什么大事?”
杨明沫接过话头,把货单递过来:“咱这杂货铺,如今不光卖针头线脑,还兼卖农具、种子。前些年你帮着联系的县城布庄,每月送两次布疋,比咱自已跑省了不少功夫。这次农忙要是断了农具货,老主顾该去别家了。”
杨明汐看着货单上“锄头五十把、镰刀三十把”的字样,心里有了数:“新云府东市有个‘张记铁铺’,老板是我家商队的老主顾,他们家的铁器都是现打现卖,还管送货。我今晚就写封信,让伙计明天一早送过去,估摸着三天就能把货送到李家屯。”
李林一听,激动得搓着手:“那可太好了!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对了,我还想跟你商量个事——咱杂货铺想添些‘洋布’,听说新云府的洋布轻便,屯里媳妇们都想要。就是不知道进货价怎么样,你能不能帮着讲讲价?”
杨明汐笑道:“洋布我熟,新云府的‘泰昌洋行’有批存货,因为颜色浅,不大好卖,老板正想降价清货。我帮你定个‘批量价’,比县城便宜两成,还能让他们跟农具一起送过来,省了运费。”
杨明沫拍手道:“这就妥了!有你帮衬,咱这杂货铺明年就能扩半间,再雇个伙计,我也能腾出手和大姐弄月季干花的生意——到时候咱姐妹仨,一个管丝绸花苗,一个管农具洋布,一个管干花绣品,互相搭着,日子准能更红火!”
“这感情好,反正我是都不会的,到时候两个姐姐可别嫌我本哦!”杨明汐也跟着起哄。
“可惜浅儿离得远,要不然我们姐妹四个,也能一起干一番事业哈!”姐妹几个哄笑一下,杨明沄惆怅的道。
杨家五房七子四女,长子留在新云府做管事,次子留守大后方长山村。三子四子五子均在军营里,有陆家的人照顾,混的也不错。六子考了科举入了士,七子杨明泓管着京城杨家五房。
四女只有杨明浅嫁在了京城,因为孩子小,很多年都没有回过新云府了。
“汐儿准备在新云府常驻了?”杨明沫惊喜的道。
“应该说在千荒山常驻吧,不过还要先处理一些事情,后面就差不多了!”杨明汐看向陆锦棠。
陆锦棠接话,“我们想去西北看看,你们要是有时间,就一起去走走?”
杨明沄家二子,杨明沫家长子均在西北军营。
“好呀!”杨明沄杨明沫异口同声的道。
“不了,太麻烦了。”李林和顾老三也差不多前后开口。
“咱岁数大了,特别沄儿你身体也不好,咱们就不折腾了吧!”顾老三开口。
李林也看着杨明沫点头,表示同意大姐夫的说话。
杨明汐看着有些失望的两位姐姐,“好啦好啦,有师父跟着,应该也可以……”
“师父他老人家身体也不好,这次去西北,就让他在清水县待着吧,他也好多年没有见到师叔了,给他们也好好聚聚。”陆锦棠提醒,“再说了,我们也是快去快回,不行我让你们家小子都回来看看你们,大姐,二姐?”
“别了,他们好好做就行。”杨明沄杨明沫又异口同声的道。
大家哈哈的笑着,一个院子都回荡着欢声笑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