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桩怪事最初并未引起璇玑阁高层的注意。
修行之人,见过的奇景异象远比这区区三寸水位的涨落要宏大得多。
直到阁中几个洒扫庭院的杂役小童,将此事当成了一桩不大不小的趣闻。
他们觉得,那井底定是藏了个贪喝水的精怪。
其中一个最顽皮的小童,不知从哪儿听来的法子,从丹房偷了一撮炼制荧光符时剩下的边角料——一种遇水则溶、遇风则散,但能吸附灵气的荧光粉末。
趁着黄昏无人,他将这圈亮晶晶的粉末,仔细地沿着井口石沿撒了一整圈。
夜色深沉,万籁俱寂。
当子时的钟声悠悠传来,几个小童偷偷摸摸地溜到后山,屏息凝神地凑到井边。
借着朦胧的月色,他们看见那圈荧光粉末果然有了变化。
一些粉末消失了,另一些则被牵引着,在井台的青石板上勾勒出了几道蜿蜒的痕迹。
那痕迹极细,既不似人足,也非兽爪,更像是无数微不可察的根须,从井口蔓延而出,悄无声息地滑向黑暗的深处。
孩子们的好奇心被彻底点燃,他们壮着胆子,循着那荧光点点的轨迹一路追踪。
那轨迹蜿蜒曲折,绕过山石,穿过草丛,最终指向了后山禁地的边缘——那株阁主亲自种下,严禁任何人靠近的神秘幼苗。
此刻,幼苗下的地面,正以一种肉眼难以察觉的频率微微起伏,仿佛一颗巨大的心脏正在泥土深处沉稳地搏动。
一个胆子最大的小童,学着大人的模样,将耳朵贴在了冰凉的地面上。
他闭上眼睛,努力聆听了许久,随即猛地抬起头,脸上写满了震惊与迷惑,对着同伴们惊呼道:“它在说话!”
其余几个孩子赶忙效仿,一个个趴在地上,可任凭他们如何集中精神,耳边除了风声和自己的心跳声,再无其他。
一个年长些、已入炼气期的外门弟子恰好巡夜路过,见到这番景象,不由摇头失笑。
他走上前,没有斥责孩子们的胡闹,只是也学着他们的样子,将耳朵贴近地面,闭目感受了片刻。
他站起身,神情变得前所未有的严肃,对那群茫然的孩子轻声说道:“不是它在说话,是我们终于能听见了。”
自那以后,璇玑阁的早课便多了一项莫名其妙的功课:所有弟子,无论内外门,每日清晨都需在自己的修行地静坐一个时辰,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只是“听”。
听风,听水,听地脉的呼吸。
长老们没有给出任何解释,只严令一条:不求所得,只为“不打断”。
谢昭华自然也遵守着这项新的规矩。
但她发现的变化,却不在地底,而在她的庭院里。
她的小院中有棵老槐树,秋日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