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坡”三个字,釉色青白,是他连夜烧的。“孙二娘,这坛结实,就算时迁再来,也偷不走。”
孙二娘接过坛子,往里面装了些新炒的料:“还是你有心。”她突然想起什么,“柳二招没招出辽人的接头地点?”
“招了,在黑风岭的鹰嘴洞,每月初三交易。”陈阿狗往灶里添了把柴,“朱都头说,想让你扮成送料的,混进去当内应。”
张青皱眉:“太危险了,鹰嘴洞地势险要,万一被发现……”
“危险才要去。”孙二娘把剔骨刀别在腰间,“总不能让辽人把粮食运出边境。”她对陈阿狗道,“你去烧些带夹层的瓷坛,把朱都头的兵藏在里面,混进洞后再动手。”
陈阿狗眼睛一亮:“这个俺会!俺阿姐当年烧过‘双层坛’,外层装料,内层藏人,只要别碰着,看不出来。”
三日后,孙二娘挑着两只瓷坛,往鹰嘴洞走去。坛里装着“十里香”,内层藏着四个衙役,个个憋着气,脸涨得通红。洞口的辽人见她是个妇人,没多盘问,只搜了搜坛子,见是香料,就让她进去了。
洞里烟雾缭绕,十几个辽人正围着张桌子坛子,柳二站在一旁,点头哈腰地给个络腮胡倒酒。“这是十字坡的秘制料,拌在肉里,香得很。”柳二献宝似的拿起坛子。
孙二娘突然把坛子往地上一摔,碎片四溅:“动手!”
四个衙役从另一只坛里钻出来,拔刀就砍。辽人猝不及防,顿时乱作一团。络腮胡想拔刀反抗,被孙二娘一脚踹翻,剔骨刀架在他脖子上:“说!还有多少粮食要运?”
柳二吓得躲在桌下,被张青揪出来,一拳打在脸上:“traitor(叛徒)!”
洞外传来喊杀声,朱都头带着大队人马冲了进来,辽人寡不敌众,很快被制服。络腮胡见大势已去,只得招供:“还有三船粮,明日在渡口装船……”
五、香飘渡口
次日清晨,渡口的雾气还没散,三艘大船泊在岸边,船上的辽人正忙着搬粮。孙二娘扮成送包子的,挑着两笼热气腾腾的包子走过去,笼屉里藏着“十里香”——这次加了双倍的麻叶粉。
“客官,刚出笼的包子,尝尝?”她把包子递过去,香气飘得老远。
辽人饿了一夜,接过包子就往嘴里塞,没吃两个,就觉得舌头发麻,说不出话来,手脚也软了。
“动手!”朱都头一声令下,藏在芦苇荡里的衙役冲出来,很快控制了局面。
孙二娘望着被缴获的粮食,心里松了口气。张青走过来,递给她个热包子:“尝尝?用新料做的。”
包子咬在嘴里,香得恰到好处,没有一丝麻味。“这次的料,没加别的?”
“没加,”张青笑了,“太平日子,不用那些阴招。”
回到十字坡时,日头已过晌午。孙二娘把“十里香”的瓷坛摆在案上,阳光透过窗棂照在坛上,釉色泛着暖光。陈阿狗正在铺子里帮忙,见她回来,举着个新烧的小瓷瓶:“孙二娘,这瓶给你装料,上面刻了只小狼,像时迁那贼。”
孙二娘接过瓷瓶,指尖划过瓶身上的狼影,突然觉得,这江湖上的人,就像这香料,有的烈,有的柔,混在一起,才成了这十字坡的味道。
门外的铜铃又响了,是熟客的脚步声。孙二娘掀开蒸笼,白汽漫出来,裹着满店的香气,像在说,这用香料写的故事,还长着呢。
创作灵感:可写时迁盗料是受梁山所托,想引柳二现身。孙二娘察觉后,用加了特殊记号的料设局,最终揪出粮库与辽人勾结的更大阴谋,让秘料成破局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