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形象,有利于浩特曼拉到更多的投资,人活着就那点事儿,名与利,有了名气就有了利益。
这本书在泰西广为流传,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冒险家浩特曼的名头,以至于浩特曼可以很轻易的在阿姆斯特丹银行家手里借到足够的钱、招募到更多更优秀的水手、聘请到更加专业的引航员,从遥远东方带来的货物,更加容易销售一空。
浩特曼只需要放出消息,要售卖遥远东方的精美货物,人们就会蜂拥而至,挥舞着手中的钱袋子,争先恐后的抢购那些商品。
浩特曼这本书里在后半部分,描绘了一个烦恼,那就是阿姆斯特丹的保险公司,在万历十九年前后,停止了对海员个人保险业务,因为骗保的实在是太多了。
远赴遥远东方的风险大、危险多,远不如拉着一船买足了海员个人保险的新船员,出海转一圈,杀掉一些人,以遭遇了风暴为由不得不返航,而后骗保。
总是有些年轻人,被这些远洋冒险志怪故事所吸引,毅然决然的上船,却踏上了一条永远没有归途的死亡之路。
浩特曼在书中痛苦的表示,这是不对的,以前不这样的,没有任何一个船长,希望看到船员们自相残杀,风险在增加,信任在崩溃,代表着这次航行的失败,最后船只变成了幽灵船,飘荡在广袤的大洋上。
幽灵船,就是一船船员在瘟疫、自相残杀中全部死去,只剩下了一条船,孤独的在海上随波逐流。
这是船长、船员、船最糟糕的结局,如同迷失在了无信者之墙的信徒。
看到这里,朱翊钧坐直了身子,让冯保去问问松江地面官员,大明相关的保险业务。
大明远洋保险,在最开始时,就是照抄阿姆斯特丹的保险制度。
申时行到松江府,建立了一套以朝廷官营为主的保险业,大明所有出海船只,都要对船只进行保险,一旦无法回航,确定损失后,会对船东和船员家眷进行赔偿。
官营的近海保险和远洋保险,是一种兜底,将航海的风险,平摊到出海的每一船上,刺激海贸的兴盛和发展。
在开始的时候,因为经验不足,大明也走了不少的弯路,在申时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后,官营保险,已经日益稳定了下来。
当然也存在骗保的行为,但一旦发现,戏耍朝廷的结果,就要承受。
“原来是这样。”朱翊钧了解了大明海贸保险相关的规章制度,确定了大明不会发生这种事,因为从头到尾,就没有针对船员个人的保险。
因为大明礼法约束,针对海员个人的保险,被严厉禁止。
这个礼法是: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亲兄弟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要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
针对船员个人的保险,完全是在鼓励同一条船的人同室操戈,所以直接被禁止了。
大明保险业务是强制缴纳,不缴不让出海,而船只的保险,完全覆盖了个人的保险。
船员个人在海上负伤、松江府海保司会对负伤和死亡进行先行理赔,而后对船东、船长提告,要求船东和船长承担连带责任。
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