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要武力征伐,全面进攻倭国,丰臣秀吉可以立刻凝聚人心,共同抗击大明,要是和平,直接签订条约后,大明军撤出倭国,允许倭国闭关锁国,也可以实现海波平,海疆宁的目的。
但陛下不在乎。
这不在乎,导致倭国既不能以抵抗大明为目标,快速凝聚人心,也不能闭关锁国,用铁血手腕,镇压一切百姓一揆,稳定统治,导致倭国遍地都是心向大明的走狗鹰犬,面前这二位,氏政、氏直就是典型的例子。
现在好了,这二位只是扯出了一杆王旗,就收获如此巨大,他们就是千金买马骨的马骨,日后,会有更多的倭国大名成为大明的走狗鹰犬,自带干粮,四处奔走,回护大明。
倭国当下的苦难,都是陛下的不在乎,更是倭人活该,大明倭患二十年之痛,没有一个士大夫敢站出来说,要柔远人。
没人敢劝,敢劝,陛下就敢当街手刃。
熊廷弼就是失败了又如何呢?失败就当是积累行政和军事经验了,失败了,大明可以继续和倭国本地的公家、武家、幕府、大名们继续合作,利用这些走狗,镇压愈演愈烈的百姓一揆,继续利用这些走狗,捕捉倭奴和南洋姐,维持三角贸易。
开拓就是这样,只要把道德、良心这些东西抛开,就可以收获到无数的利益,而且不被审判,甚至不用道歉。
倭奴可不是大明商贾自己抓的,是大名们抓的。
大名们抓倭人送到长崎总督府,没有罪孽,毕竟那是大明的总督府,是文明之地;
长崎总督府数千名劁猪匠,刀一划一拉一切,就是一对铃铛,劁猪匠们是奉命干活;
总督府也没办法,倭国没有足够产出购买大明货物,把所有白银给大明都不够,总不能不收货款吧。
至于商贾,商贾也有话说,这都是从船舱里长出来的!
所有人都没有罪责,所有人都心安理得,将一件罪孽深重之事,拆分为无数个合理合法的步骤,可以有效避免担责,这就是官僚们管用的无责任化手段,和倍之旗鼓相当。
“德川家康既然留下了三万武士,那就准备全歼了吧。”熊廷弼看向了德川家康的驻军军营。
第一战,要打得漂亮,要让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不敢来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