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流利的日语问道:“你们与五姓约定,何时攻打杭州?”
那首领先是震惊,随即梗着脖子道:“我们是为了大倭国的荣耀,你杀了我,还有更多人会来!”
杨烨懒得跟他废话,转头对苏定方道:“把海盗的战船全部凿沉,俘虏押回余姚,让他们指证五姓通敌的罪状。另外,派人快马加鞭去扬州,抄崔弘业的家,把他强抢民女、私藏兵器的证据,贴满江东各县城门。”
三日后,扬州城炸开了锅。崔家被抄的消息传遍大街小巷,官兵从崔府搜出的兵器、与匈奴往来的密信,让百姓看清了这些世家大族的真面目。杨烨站在扬州城头,看着下方群情激愤的百姓,心里松了口气——他赌对了,百姓对世家的不满早已积压,只要点燃导火索,就能借民心压制世家的势力。
可没等他高兴多久,斥候又带来坏消息:博陵崔氏联合其余五姓,在苏州起兵,声称“清君侧,诛奸佞”,还把拓跋阳从押送的囚车中救了出来,让他以“紫阳真人”的名义蛊惑百姓。
“拓跋阳……”杨烨捏紧了剑柄,当初没杀他,是想留着当诱饵,没想到反而成了祸患。他立刻召集将领议事,刚走到帐外,就见秦琼的信使浑身是血地跑来:“殿下!匈奴突然攻打雁门关,程将军的佯攻被识破,秦将军请求支援!”
帐内瞬间安静下来,将领们面面相觑——江东的五姓叛军还没平定,匈奴又在北境发难,两头作战,兵力根本不够。苏定方皱着眉道:“殿下,不如先撤回大兴城,等朝廷派援兵再来……”
“不行!”杨烨打断他,“咱们一撤,江东就彻底成了五姓的天下,他们会借着匈奴的威胁,逼迫陛下退位。到时候,大兴城也保不住。”
他走到地图前,目光在苏州与雁门关之间扫过,忽然停在长江口的位置:“苏将军,你带一万水师,沿长江而上,突袭苏州叛军的粮道;我带五千骑兵,日夜兼程去雁门关,秦琼能守这么久,说明匈奴的兵力也不多,咱们两面夹击,先解决匈奴,再回头收拾五姓。”
“可殿下,您带五千骑兵去雁门关,太危险了!”副将急声道。
杨烨拍了拍他的肩膀,眼底满是坚定:“现在不是谈危险的时候。记住,江东的民心在咱们这边,只要断了叛军的粮道,他们撑不了多久。我走之后,你要安抚好百姓,别让拓跋阳的妖言惑众得逞。”
当夜,杨烨率五千骑兵出发。一路向北,寒风如刀,他却不敢有丝毫停歇。马蹄踏过结冰的河面,发出“咔嚓”的声响,他想起杨坚在他出征前说的话:“烨儿,世家是隋的毒瘤,可也不能一刀切,你要学会借力打力。”那时他还不懂,如今才明白,所谓借力,就是借民心之力,借敌军之弱,在绝境中找出生路。
行至半途,斥候来报:“殿下,匈奴王庭发生内乱,老单于被儿子杀死,新单于想与咱们议和,已撤了雁门关的兵。”
杨烨勒住马,先是一愣,随即笑了出来——真是天助我也!他立刻下令:“掉头,回江东!”
等杨烨赶回苏州时,苏定方已断了叛军的粮道,拓跋阳被百姓当成“妖道”绑了起来,五姓叛军饿得连刀都举不起来。杨烨坐在马上,看着跪在面前的崔、卢、郑、李、王五姓族长,心里没有丝毫怜悯。
“你们想反隋,想让匈奴、倭国践踏中原的土地,可曾想过,百姓会答应吗?”杨烨的声音不大,却让五姓族长们浑身发抖。
崔氏族长抬起头,颤声道:“殿下,我们知错了……求殿下饶过我们的族人……”
杨烨看着远处欢呼的百姓,缓缓道:“饶过你们的族人可以,但你们这些主谋,必须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传我命令,五姓主谋押回大兴城,听候陛下发落;其族人若愿安分守己,可保留田产,但不得再干预地方政务。”
夕阳西下,杨烨站在苏州城头,望着江东的河山。这场江东掩海之谋,终是被他平定了。可他知道,这只是开始,世家的势力还没彻底清除,匈奴、倭国也只是暂时蛰伏。但他不再畏惧,因为他明白,只要守住民心,守住这江山,就没有跨不过的坎。
晚风拂过,吹动他的太子袍角。杨烨握紧腰间的佩剑,目光望向大兴城的方向——那里,还有更重要的事等着他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