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仁寿二年秋,杨烨率领仪仗,如期启程巡查河北。队伍行至飞狐口时,天色已暗,杨烨下令在附近的村庄扎营休息。深夜,当五姓七望安排的死士手持利刃,悄悄摸向杨烨的营帐时,却被早已埋伏好的禁军围了个水泄不通。
“你们是什么人?竟敢夜闯太子营帐!”宇文述手持长枪,大喝一声。死士们见状,知道大事不妙,想要突围,却被禁军一一擒获。
次日清晨,杨烨召集河北各州的官员和百姓,将被擒的死士带到众人面前。在禁军的审讯下,死士们很快招认,自己是受清河崔氏、博陵崔氏等五姓七望的指使,前来行刺太子。
“五姓七望为了一己之私,竟敢谋害储君,置天下百姓于不顾!”杨烨站在高台上,声音铿锵有力,“他们平日里自诩名门望族,却干出如此卑劣之事。今日,我必奏请父皇,严惩五姓七望,还天下百姓一个公道!”
百姓们闻言,群情激愤,纷纷高呼“太子殿下英明”。河北各州的官员也纷纷上奏,请求朝廷严惩五姓七望。
消息传到洛阳,杨坚震怒,当即下旨,剥夺五姓七望在朝中的官职,查抄他们的家产,将为首的崔弘度、崔仲方等族老流放边疆。经此一事,五姓七望的势力受到重创,再也无法与朝廷抗衡。而杨烨,凭借着这次危机的妥善处理,不仅巩固了自己的太子之位,更赢得了天下百姓的爱戴,为日后登基称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营帐内,杨烨看着窗外欢呼的百姓,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这一次的胜利,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胜利,更是“爱民”二字的胜利。在这封建王朝,皇权至高无上,但民心,才是真正的江山。他穿越而来,或许无法改变历史的大趋势,但他愿以自己的力量,为这大隋的百姓,多谋一份福祉,多造一份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