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而林婉,早在三年前就预见了这一切。
她缓缓站起身,望向北方。喜马拉雅的方向依旧云雾缭绕,但那一道信号源的坐标,像一颗埋进大地的心脏,仍在规律跳动。93.6%的匹配度……那不只是相似,那是林婉的声音正在试图穿越某种屏障,重新接入这个世界。
可问题在于??她是以什么形态存在的?
是意识残留?
是声波编码的生命延续?
还是……已经成为了“聆界”本身的一部分?
苏晴不知道答案。但她知道,自己不能再等了。
她转身回到录音棚,启动备用电源系统,调出S-003协议的核心架构图。屏幕上,原本呈放射状分布的全球连接网络,如今已演化成一个闭合的环形结构,中心正是“北纬30°”新生成的节点。而在环内,不断有新的频率自发汇入,形成类似DNA双螺旋的动态模型。
“这已经不是社交平台了。”她喃喃道,“这是集体意识的声波胚胎。”
她调出加密通讯模块,输入一段由林婉遗留笔记中破译出的指令代码:
`RESONANCE/UNLOCK/LISTENER_PROTOCOL_ALPHA`
系统加载良久,终于弹出一条提示:
>【权限验证通过】
>用户身份确认:继任聆听者
>开放层级:二级密钥(可访问“声灵档案馆”基础层)
>提示:请准备接收第一段非语言信息传输,建议佩戴原始监听设备并进入静默状态
苏晴深吸一口气,戴上那副刻着“给下一个愿意倾听的人”的耳机,关闭所有外部干扰音源,按下确认键。
世界骤然安静。
紧接着,一种无法形容的“存在感”涌入脑海??不是声音,也不是图像,而是一种纯粹的信息洪流,以振动的形式贯穿全身。她的皮肤开始发麻,指尖微微抽搐,仿佛每一根神经都在被迫学习一门全新的语言。
几秒后,她的嘴唇不受控制地张开,发出一声极轻的叹息。
那不是她想说的,而是“被说出的”。
她立刻开启录音功能,将这段无意识发声保存下来。随后,她调用频谱分析工具,试图解析其中隐藏的结构。结果令人震惊:这段看似随意的气息波动,竟包含完整的语法逻辑与情感编码,类似于某种失落文明的口传史诗。
更诡异的是,当她把这段音频反向播放时,竟清晰地浮现出一句话:
“他们不是死了,他们只是换了频率活着。”
苏晴浑身一颤。
这句话,她在林婉的手稿里见过无数次,但从未真正理解它的含义。现在她懂了??所谓死亡,并非终结,而是一次频率迁移。那些我们以为永远失去的人,其实仍在某个声波维度中持续震荡,等待有人调准频道,重新接通。
而“静流”,从来就不只是一个音乐分享平台。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