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96 君臣相得(2 / 6)

是会试,为了防止阅卷人认出答题人的笔迹,或者隐藏的一些记号,考卷都需要找人重新誊抄。

    等到誊抄结束后,再把名字糊住,然后再进行统一阅卷。

    但等到殿试,就只需要象征性的糊名,并不需要重新誊抄。

    那为什么糊名,是象征性的糊名呢?

    因为,在读卷官们画(○),(△),(、)正式打分之前,一甲的前三名已经送去走程序了。

    这时候大家是不是发现了盲点……

    那为什么卷子还没打分,一甲就已经在走程序了呢?

    别问,问就是来不及了,考生都等着呢,你赶紧回去打分吧。

    此事在叶盛的《水东日记》中有过详细的记述,因为在景泰二年的那次殿试中,叶盛就是负责糊名的那个弥封官。

    当时他还没封完卷子呢,一甲就定出来了。

    然后剩下的卷子,分给读卷团开始打分,中午吃饭唱歌,然后直接填黄榜。

    是不是就很离谱?

    正德三年的时候,焦芳的儿子焦黄中参与科举,按照规矩,焦芳应该避嫌不参与阅卷。

    当时的焦芳正是最强盛的时候,又有“甲申十人众”作为后盾,于是焦芳就想让自己的儿子焦黄中当那一科的状元。

    结果李东阳和王鏊虽然没敢得罪焦芳,却也不敢做的太过离谱,为天下人所耻笑,就给焦黄中了个二甲第一。

    等到阅卷结束,焦芳跑去问李东阳。

    李东阳很委婉的表示,你的儿子才学很高,大家给他的打分排了第一名。

    谁料焦芳却不好糊弄,当场就对李东阳破口大骂。

    “狗东西耍老子,老子要的是打分第一吗?”

    “老子要的是不打分的第一!”

    两个原本一起倒戈的战友就此决裂,为了帮他们摆和头酒,刘瑾都出来说话了。

    此事也被焦芳视为平生一大恨事。

    我那肥头大耳,娇憨可爱的儿子啊,竟然痛失状元!

    惜败!

    所以正德六年,杨慎的状元有多大的成色呢?

    不知道。

    因为他是没打分的第一。

    连打分的卷子都能让焦黄中这种货色当上第一,不打分的第一,就更不好说了。

    那这个流程是什么时候改变的呢?

    嘉靖五年。

    嘉靖五年的时候,发生了很多重要的事情。

    随着大礼议尘埃落定,获得大胜的“张璁

最新小说: 你说要悔婚,我封异姓王你哭什么? 三国非演义:狼啸白门楼 陛下,你管这叫没落寒门? 乱世悍匪,先娶个老婆再说! 扶唐 凤临异世将军的刁蛮王妃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现代历史课,被皇帝们旁听了 断绝关系?我转身科举成状元! 三国:我真的只想找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