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星河一脸愁容,把初步测试报告递给我。
“孙工,数据都在这里,高温问题卡住了。”
我翻看报告,“极限工况下,稳定性能维持多久?”
“最多持续三分钟。之后芯片就会触发过热保护,系统性能骤降。”
“关键是热堆积速度太快,物理散热有瓶颈。”
王柏凑过来看数据,“能不能从软件层面优化?降低峰值功耗?”
楚星河摇头,“算法组试过了,会影响处理速度。赵工说,雷霆-10的性能指标一点都不能让。”
我想起611所芯片的技术手册。“或许有别的路子。他们当初设计时,肯定考虑过极端工况。”
“如果能拿到详细的设计参数,特别是热管理部分的底层逻辑,我们或许能找出优化方向。”
梁卓如刚进门就听到这句,“孙工,你要调用611所的芯片设计参数?那是绝密的核心,跨所调阅,流程上有些困难。”
我拿起内部电话,“帮我接朱光亚,朱总工办公室。”
“朱总工,我是孙琳。关于雷霆-10项目遇到的芯片散热瓶颈,我们有一个紧急请求。”
朱总工的声音沉稳:“孙琳,你说。”
“我们使用的611所芯片,在测试中表现优异,但其自适应热管理机制的详细设计参数,是解决当前散热瓶颈的关键。”
“我请求紧急协调611所,授权我们调阅相关技术资料。”
电话那头沉默着,“孙琳,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涉及兄弟单位的核心技术秘密。”
“按正常流程,跨所的技术资料调用,需要层层审批。”
我深吸一口气:“朱总工,雷霆-10的节点等不起。这不是常规的技术协作,这是利剑项目攻关。”
“参数在手,我们可能短时间内就能拿出解决方案。没有参数,我们就要在黑暗中摸索,时不我待。”
朱总工沉吟道:“你有几成把握?”
“基于现有测试数据和对611芯片架构的理解,有八成把握能快速找到优化路径。”
“至少,这比我们从头试错要快得多。”我的声音提高了一些,“这是目前最快的路!恳请协调!”
又是一阵短暂的沉默,我能听到电话那头朱总工手指轻敲桌面的声音。
“理由充分。”朱总工语气果断,“特事特办!我亲自联系611所所长,向他们说明情况,请求他们向我们公开相关设计参数!都是为了国家任务。”
“谢谢朱总工!”我们几个几乎同时说道。
“先别谢。”朱总工嘱咐道,“你立刻组织人手,做好技术准备。一旦参数拿到,我要你们以最快速度进行分析验证。”
“明白!”
放下电话,楚星河激动地挥了下拳头,“太好了!”
窗外,天色已近黄昏。
“各位。”我收回目光,“打起精神。参数申请只是第一步,硬仗还在后面。”
“楚星河,你负责带队,参数一到,立刻组织分析小组,重点攻坚热管理逻辑。”
“王柏,你配合算法组,提前模拟参数输入后的各种可能性。梁卓如,你做好所有技术对接的记录和备份。”
“是!”
晚上七点,朱总工的电话打了过来。“孙琳,611所那边有回复了。他们原则上同意提供参数,但有几个条件。”
“什么条件?”我握紧电话。
“首先,参数只能在保密机房内查看,严禁拷贝或外传。”
“其次,需要签署最高级别的保密协议。最后,他们要求派两名技术人员现场监督。”
“这些都没问题!”我立刻答应,“只要能看就行。”
“还有。”朱总工继续强调,“他们要求我们明确说明使用范围和目的,并且所有分析结果要和他们共享。”
“这是应该的。”我点头,“我们本来就是为了共同解决问题。”
“那好。”朱总工说,“明天,我已经安排好了。”
挂断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