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星河把一沓资料放在我桌上。
“孙工,算法组那边又来催了,问滤波方案到底行不行。新材料衰减的数据他们收到了,说软件补偿已经到极限了。”
“材料所新配方还要三天。黄河电子那边有消息吗?”
“赵工刚打电话吼完。”王柏凑过来,“黄河季总说他们的攻关小组三班倒,但架构问题……不是靠熬夜就能解决。”
梁卓如小跑着进来,手里举着手机。“孙工,集团611所的邢工回邮件了!关于我们上次咨询的电源管理芯片技术参数。”
“快说重点。”我昨晚那个噩梦的阴影还没散。
“他们说,三年前为配合‘争气机’项目,用了他们自研的芯片,耐压余量和抗电磁干扰参数,刚好能覆盖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
我猛地坐直。“参数匹配度多少?”
“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邢工说,当时就是为了应对极端复杂电磁环境设计的,有完整的验证报告。”
赵工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门口,“611所的芯片?飞控模块修改出来的那个?”
我赶紧接话,“赵工你看,‘争气机’平台的电源管理模块,要求比我们更苛刻。”
“他们当时用的是自适应稳压技术,从原理上就能抑制谐波震荡。”
赵工眯着眼看了半天,“这种定制芯片不可能有现成的。”
梁卓如赶紧接话:“邢工说,当时流片多备了一批,大概有五十片左右,就在他们所里的恒温仓库封存着。”
我快速心算着,“至少能解燃眉之急,也能为黄河电子争取时间。”
王柏皱眉:“可那是飞控模块的芯片,直接用到导弹上……跨系统匹配性测试怎么办?”
“结构相似,接口标准一致。”我调出两家芯片的接口定义图对比,“最大的差异在底层驱动,需要我们的软件组配合适配。”
赵工硬着头皮说道,“总比干等强。孙琳,你马上带人去611所,亲自把芯片接回来。”
“王柏,你配合软件组,现在就开始分析驱动适配工作量。”
楚星河举手:“孙工,我去准备测试环境!保证芯片一到就能上电!”
电话响了,是王总。我开了免提。
“孙琳,我听说你们在找替代方案?有进展吗?”
赵工抢着回答:“王总,我们可能找到了!集团611所‘争气机’项目用过的芯片,参数对口!”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611所?跨所调用敏感元器件,流程很复杂,需要集团协调。”
我心里一紧。“王总,雷霆-10的节点等不起。能不能特事特办?”
“你们有多大把握?”
我和赵工对视一眼。“基于现有数据对比,有七成把握。”
“七成……值得试一试。”王总下了决心,“我马上向集团打报告申请。孙琳,你这边先做技术准备,报告一批复,立刻动身。”
电话挂断,办公室气氛瞬间活络起来。
楚星河蹦起来:“太好了!我这就去把测试台再检查一遍!”
王柏拉着梁卓如:“走,我们去软件组开会,先把驱动文档啃下来。”
赵工脸上终于有点笑模样,“没想到,当年给飞机设计的‘粮草’,今天能救我们导弹的急。”
我开始填写元器件调用申请预审表,脑子里却闪过那个梦。
飞行员弹射的伞花,和屏幕上芯片的结构图重叠在一起。
“赵工,如果……如果这次替代方案成功了,算不算是我们自己的技术,在关键时刻顶了上来?”
赵工点头,“当然算!这比用国外的芯片,更让人踏实!”
下午,王总的秘书打来电话:“孙工,集团特批件下来了!魏总要求各部门全力配合你们。”
“车辆和介绍信已经备好,你们随时可以出发去611所。”
我放下电话,看着办公室里忙碌的同事,王柏和软件组的同事争得面红耳赤,梁卓如在疯狂记笔记,楚星河趴在测试台底下紧固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