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工那句话,像阵风似的,一上午就在技术支援中心传开了。
“这舆论战打的,比搞技术还累!好在,邪不压正!”
楚星河走到我工位旁边,学着赵工的腔调,自己先乐了。
“孙工,你听说了吗?赵工可算说了句大实话。”
我头也没抬。“不然呢?让你连加一个礼拜班,跟网上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口水较劲,你试试?”
“那不能。”楚星河拉过把椅子坐下,“不过说真的,这次巴方那个‘实战鉴定’来得太是时候了。”
“简直像给咱们请了尊金佛,谣言撞上来,自个儿就碎了。”
“什么金佛,那是咱们实打实干出来的成绩。”我纠正他,“法鲁克那句话才在点子上,‘事实胜于雄辩’。”
“对对对,事实!”楚星河凑近了些,压低声音,“哎,孙工,你说……那边会不会消停点?”
我这才停下手,看向他。“消停?你想得美。顶多是这阵风头过去了。该盯着的,一点都不能松。”
“明白,明白。”楚星河点点头,表情认真了些,“就是感觉,喘口气儿真舒服。”
这话没错。办公室里的空气,确实不像前些天那么绷着了。
下午,我去行政楼送材料,在走廊碰上金总。
“小孙,正好找你。”金总脸上带着笑,不再是前阵子那种愁眉不展的样子。
“你们技术支援中心这次立了大功啊。巴方的反馈,可是给咱们全公司都解了围。”
“金总,您过奖了。都是分内的事。”我客气道。
“哎,不一样。”金总摆摆手,“这不仅是技术上的肯定,更是给咱们的供应链、采购流程都做了背书。”
“之前那些风言风语,说什么咱们用的材料有问题、外协厂不靠谱,现在看,纯属无稽之谈嘛!”
“说起来,经过这次,我们也打算借着这个机会,再把供应商筛查流程收紧一轮。有些合作方,是得重新评估评估。”
我心里一动,想起之前配合张薇他们查过的一些事。“是该这样,未雨绸缪总是好的。”
“没错!”金总深表赞同,“回头让关。”
“没问题,金总您随时安排。”
送完材料回办公室,桌上的内线电话就响了,是宣传处的史处长。
“孙琳,舆情监测报告你看了吧?”史处长的声音透着轻松。
“刚粗略扫了一眼,趋势向好,负面声音少了很多。”
“何止是少了很多,简直是溃不成军。”史处长语气里带着点打胜仗的得意。
“我们适度释放的‘合作伙伴高度认可’的信息,效果非常好。现在主流舆论已经开始聚焦咱们产品的可靠性和突破性了。”
“那就好,辛苦宣传处的同事了。”
“分内工作。王总刚还表扬了,说这次舆论应对,技术部门提供了最硬的‘弹药’,我们宣传处才算没掉链子。”
史处长话锋一转,“对了,下周有个行业内部的技术交流会,规模不大,但有几个重要媒体在场。”
“赵工那边要不要考虑做个简短的分享?不用讲太深,就说说设计理念和可靠性验证的思路。”
“这个我得问下赵工的意思。不过估计他更愿意待在实验室。”
“理解理解,技术大牛都这脾气。你先问问,回头给我信儿。”
挂了电话,我直接去了赵工的实验室。他正对着电脑屏幕上的三维模型沉思。
“赵工,宣传处史处长问,下周有个内部技术交流会,你要不要去分享一下?有媒体在。”
赵工头摇得像拨浪鼓。“不去不去。有那功夫,我不如多跑两组数据。让史处长找别人去。”
我笑了,果然是这个答案。“行,我帮你回了。另外,感觉这次风波总算过去了。”
赵工这才转过身,长长舒了口气。“是啊。我这人你也知道,不怕攻关,不怕熬夜,就怕这种缠斗。虚头巴脑的,有力没处使。”
“但现在看来,这也是‘战斗’的一部分,躲不开。”我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