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室的投影仪打在幕布上映出新修订的《涉密事项管理细则》。
底下坐着技术支援中心全员,笔尖划过纸面的记录声此起彼伏。
陈主任对在场所有人说道:“新版细则第三条第七款,谁复述?”
新来的实习生小王猛地站起来:“境外邮件附件必须经双人交叉核验……核验……”
“核验什么?”陈主任追问道,“你当敌人会乖乖走OA流程?”
角落里传来声音:“得用隔离计算机解析。”老李举着老花镜补充,“上周培训刚强调过。”
“总算有个记住的!”陈主任突然点名,“孙琳,幽灵U盘那年你怎么做的?”
全场的目光聚焦过来。我放下钢笔:“上报保卫处前,先拔网线再断电。”
“听见没?”陈主任大声说道,“那时候可没细则!为什么能处置得当?”
小郑小声嘀咕:“因为孙姐心细……”
“错!”陈主任斩钉截铁,“因为她把岗位职责刻进骨头里!安全无小事!”他突然停顿,目光扫过全场。
“守望者松一寸,战机可能栽千丈!”
投影切换成数据流程图。赵工组的助理工程师突然举手:“我们组天天赶节点,哪有时问层层报批?”
“问得好!”陈主任调出某型号试飞时间表,“去年三月初七,因为某个外协厂螺丝多铣了0.1毫米,整个总装线停工七十二小时,谁算算损失?”
计算器按键声密集响起时,这时门被推开。张薇拎着公文包走进来。
“正好!”陈主任拉过话筒,“请‘集团审计组’的同志讲讲,去年咱们上报的异常数据包后来咋样了?”
张薇连上投影仪:“该IP地址关联境外某军工企业,通过伪装成游戏更新程序渗透了三家民企。”
画面出现密密麻麻的代码流,“而最早发现异常的,是咱们北峰技术支援中心日常巡检组。”
人群里响起吸气声。老李扶正眼镜:“就是孙琳带队的那个……”
张薇突然放大代码某处:“值得注意的是,对方最新攻击手法专门针对多线程审批流程。”
她转向赵工组的助理工程师,“听说你们组正在试用智能审批系统?”
助理工程师顿时坐直:“您是说……”
“敌人永远在找最薄弱的环节。今天嫌报批慢,明天漏洞就可能从这儿钻进来!”
会议室陷入沉寂,我突然站起来:“我建议增加交叉校验环节。”
摊开工作笔记,我指向某页记录:“去年三次系统告警,都是因为单人操作疏忽。”
“如果实行A岗操作B岗复核,既能提速又能堵漏。”
张薇眼睛一亮:“具体说说?”
“比如外协文件传输,”我走到白板前画流程图。
“A岗负责内容审核,B岗同步核验接收方资质,这相当于给流程上双保险。”
陈主任突然插话:“就像战斗机的双发动机!”
“不仅是文件传输。”我继续补充,“设备检修记录也需要双人复核。”
“上周三号机组校准数据异常,就是因为单人查验没发现日志篡改。”
张薇立即接话:“这个案例已经列入集团培训教材。”她调出新的幻灯片,“最新渗透手法正是通过伪造设备日志植入后门。”
赵工组的助理工程师再次举手:“可双岗制要增加人手啊!我们组现在连加班都忙不过来。”
陈主任适时接过话茬:“去年因为数据泄露,全所加班三个月补窟窿,你要哪种加班?”
张薇切换幻灯片:“根据最新反间谍法,重点单位必须实行关键操作双人负责制。这不是商量,是规定。”
会议室响起议论声,老李突然站起来:“我支持!上个月我核查供应商资质,差点漏看境外背景。”
“当时要是小郑没帮我复核就出大事了。”
小郑红着脸补充:“其实那次我也没查彻底,后来是孙姐提醒要追查最终控股人。”
投影上突然出现某供应商股权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