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适配大多数主流老系统的采集工具。”
在这一周里,我几乎以办公室为家。白天要协调各单位的接入工作,晚上要审阅技术文档,经常忙到深夜。
“注意身体。”有天晚上陈主任来看我们,带来了一大袋水果,
"这场全国筛查是场硬仗,但不能把身体累垮了。”
第七天晚上,赵工兴奋地冲进办公室:“做好了!采集工具测试成功了!“
我们立即组织演示。新开发的工具成功从一台老旧的服务器上提取出了完整的安全日志,而且全部转换成了标准格式。
“太好了!”李处长难得露出笑容,“这下子最大的技术障碍解决了。”
随着工具问题的解决,全国筛查工作开始加速推进。每天都有新的单位接入系统,每天都有大量的数据涌入我们的服务器。
筛查进行到第二周,系统发出了第一个高危预警。西北某研究所的一个账号在短时间内尝试访问了大量敏感数据。
“立即通知该单位的安全部门。”李处长果断下令,“同时启动远程协查机制。”
通过新建的协同工作平台,我们很快就查明了情况:原来是一名新来的技术人员不熟悉操作规程,误操作导致了异常访问。
“虽然是虚惊一场,但说明我们的预警系统是有效的。”王工程师在总结会上说,“接下来要进一步完善误判过滤机制。”
筛查工作进入第三周,我们开始发现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
通过跨单位的数据比对,发现有几个供应商同时与多家军工单位有业务往来,但其资质存在疑问。
“这个问题很值得关注。”李处长召集紧急会议,“建议将这些供应商列入重点监控名单,必要时启动联合审查。”
陈主任补充道:“还要提醒各单位的采购部门,加强供应商背景调查。”
筛查进行到一个月时,我们已经处理了上百起预警事件,其中确实发现了几个值得深入调查的线索。所有这些线索都已移交给相关部门跟进。
一天下午,李处长来到我的工位旁:“孙工,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上级对筛查工作的进展很满意,特别是你们开发的那套数据采集工具,准备在其他行业推广使用。”
“这是整个团队的努力。”我实话实说,“没有大家的配合,不可能完成这么大规模的工作。”
筛查工作接近尾声时,陈主任把我叫到办公室:“这次全国筛查,你表现得很好。不仅技术过硬,组织协调能力也提高了很多。”
他递给我一份文件:“上级决定成立一个常设的技术支持中心,负责全国军工系统的网络安全监测。李处长推荐由你担任技术总监。”
我愣了一下:“这个责任太重了,我怕......”
“怕什么?”陈主任打断我,“这些年的历练,你已经准备好了。再说,我会帮你一段时间。”
看着主任信任的眼神,我最终接下了文件:“我会尽力而为。”
全国筛查的最后一天,李处长主持总结会议。
屏幕上展示着两个月来的工作成果:共完成23家重点单位的全面筛查,发现并处理了17个安全隐患,建立了5项行业标准。
“这次筛查的意义不仅在于清除了现有的安全隐患。”李处长总结道,“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套长效机制,为今后的安全工作奠定了基础。”
会议结束后,陈主任特意留下我:“还记得我上次说的话吗?这份担子,你现在该扛起来了。”
窗外,夕阳映照着厂区的红旗。我想起这些年的点点滴滴,从最初处理文件的小职员,到现在负责全国性的安全项目,每一步都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和信任。
“主任放心!”我郑重地说,“我会继续努力,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陈主任欣慰地点点头,拍拍我的肩膀:“好,去吧。明天开始,又有新的挑战在等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