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役。
朕要开设院校,来教导这群少年英才。
学习五年,再考,过关者可入仕途。
学习之后没过者来年再来,三次不过,自行回家。
若是十六岁没过,需等到二十三岁再考。
服完兵役考试的,总分加十分。
若是没过之后每年都可再考,考中之后也是进校学习。”
苏倾然敲敲桌子,为了堵住下面人的口又道:“官宦人家可为一人加分。
比如一品官员可加九分,七品官员可加三分。
现在实施或许对一些人不公平,可是刚实施时总有不公平的。
每年考试就定为九月吧。”
苏倾然觉得后世的高考挺好的。
吏部尚书赶紧出列:“臣一定加紧办妥,可还是分院士乡试?。”
礼部尚书也道:“臣会尽快告知天下学子。”
“只分乡试,此时已是六月。
定为八月乡试,乡试一过,九月开设国试。”
顿了顿:“若是觉得乡试发挥失常者,可来国试再次一试。”
苏倾然又笑了:“每年服兵役为八月中旬,过了乡试者,可延长到十一月,若是没过乡试,再想国试者,需缴纳五十两银子。”
下面的纷纷人对视一眼,心想:“皇上怎么老想着钱呢?”
苏倾然要是知道他们想什么肯定会大骂他们蠢,说什么都好听,没钱就什么都不行。
“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想说什么,看着上方端坐的人笑的很诡异也不愿当出头鸟了。
“好。”
苏倾然赶紧道一声,算是把这事敲下:“至于另设部门,类别是监督百官。”
苏倾然满意的看着下方有有些人举止不对。
“每日皆有史官记录朝堂之上的事。
朕会让人把他整理出来,不论好坏,然后加紧印制,送给京城每家每户阅读,让百姓也了解国家大事,关心他们自己的生计。
也是监督你们有没有不良的行为。
百姓就是最好的监督者。”
苏倾然脑海里莫名出现了一个“朝阳大妈。”
这是啥?
“臣等自当谨守言行,为国效力。”
听着下面臣子的话语,苏倾然很是满意。
示意的看了一眼一旁的太监。
太监会意上前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今天差不多了,不可能一口成为个胖子。
退朝之后,苏倾然又吩咐人把户部尚书找来。
他可记得每次他说点什么户部尚书的小眼神总有些幽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