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需知一到冬季,边境游牧民族又要滋扰生事。”
苏倾然又道。
“陛下,如今一时怕是征不了那么多兵。
此时又快到农忙时节。
不如从其他地方调兵。”
兵部尚书赶紧跪下:“臣无能,臣有罪。”
“……”
翻来覆去就会这一句。
我知道你有罪,但是你有没有能就要问你媳妇儿了。
苏倾然暗自在心中吐槽:“此时调兵遣将也是劳兵之举。
再者,有许多老兵怕是受不住。
且练兵也需良将,各位爱卿有何建议?”
“臣斗胆。”
右相跪下:“镇国公莫棠有罪,但此人却有领兵布阵之能,如有莫棠定能训出精兵。”
“呵。”
苏倾然笑笑:“这兵还没招到,右相何至如此心急。”
右相正是莫棠伯父。
看着两个丞相并排跪着,苏倾然干脆大笑出声:“一旦涉及到你们的利益,你们就好生积极。
可是百姓的利益,国家的利益,你们却成了缩头乌龟。”
其余人一听,纷纷跪下道罪磕头。
苏倾然此话说的有些诛心,可是也是实话。
帝王们都知这个道理,可是没有一个皇帝会说破。
他们怕激起群臣反抗。
“罢了,罢了。
都起吧。
你们都是父母官。”
苏倾然的表情很是严肃:“古人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多为百姓着想。”
“臣等谨遵圣谕。”
“各个洲县都有兵士,就让他们帮着百姓农忙。
朕也知道许多地方的官兵都是如此,值得嘉奖。”
苏倾然敲着桌子:“实施兵役,向全国各家各户召集士兵,年龄要在十七岁到二十岁之间。
若有不愿者,一万银子免一人。
户部要多盯着点儿。”
说是一万银子免一人,可是寻常百姓哪里有这一万两。
“兵役为五年,满二十二岁皆可回家。
若有能人当可留下来继续当兵。”
“那月银几何?”
户部尚书赶紧询问:“此兵役结束后是否有遣散费,官宦人家可有例外?家中是独子的又当如何?”
“月银一钱,遣散费一两。
不管他有没有留下来继续当兵都有一两银子。
天子皆要服兵役何况官宦人家。
若无兄弟姐妹,家中双亲只剩一人者可免除兵役。”
说最后一句时,苏倾然瞄了一下下方的人,他们的儿子也要去。
忽然想到莫棠今年才十九:“领职的不算。
另外朕还要改革科举,并且新设一个部门。”
此话一出,下面立刻议论纷纷。
改革科举可是真正的翻天。
苏倾然很烦,又拿玉玺敲桌子。
“陛下~”
下面的人还在叽叽喳喳,旁边的太监突然跪了下来,哭丧着脸。
“朝堂之上,你这是作甚?”
苏倾然有些莫名其妙,难道这太监有惊天冤屈不成?
太监哭丧着脸看看玉玺,然后向后爬:“奴才去给您找块惊堂木。”
苏倾然看着那太监,看着下面眼观鼻,跟木头人的大臣暗骂一句狗奴才。
太丢脸了好么?
“咳,改革科举。
并不是要废除科举。
朕之意是拓展全民思维,发展全面人才。
此后科举分为四门制,一门为语文,考诗词歌赋,考写作能力。
一门为数学,考九宫算数。
一门为理科,理科又分两小类,一类是鲁班技艺,一类是医学制药。
最后一门为政治,考对国势的看法。
四门皆为百分制,六十分为及格。
语文数学为基础,剩下的两门侧重选一门,理科对语数政治要求只要及格,但本身却要求九十分以上。
政治则要语数九十以上,理科不做要求,但可加分。
总分加上,择优录取。
每人十二岁之后,十六岁之前可参加科举,若是考中,则不需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