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多重媒介的转换后,它已经不再是唯一的“事实”
,而是变成了一个可以被主观意识扭曲的“概念”
。
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产生了“解释分歧”
。
每个人看到的,不再是残页本身的内容,而是他们内心最深处的恐惧,或是最强烈的渴望。
她对着通讯器,录下了一句简短的话,让神宫寺公开布在他们的内部安全频道:“当真相太过模糊,谎言就成了共识。”
她的新策略似乎触动了某些人。
第二天,高城美雪主动联系了她,这个平日里总是有些怯懦的女孩,声音却异常坚定:“佐藤小姐,我想试试。”
按照佐藤提供的模板,高城美雪在自己打工的三家不同品牌的便利店里,借着更换打折海报的机会,同步隐藏了新一批的荧光标记。
但她做了一个微小的改动——在每个符号的角落,她都用指甲轻轻划上了一枚手绘的樱花印记,那是她小时候母亲哄她睡觉时常画在手背上的图案。
佐藤在得知这个细节时,起初下意识地皱起了眉头,担心这种个人化的标记会暴露他们的行动。
但她很快意识到自己错了。
这枚私人符号,反而成了一道最天然的过滤器。
那些只懂得用设备进行大规模扫描、寻找特定编码的敌人,只会把这个微不足道的划痕当作纸张的瑕疵而忽略过去。
而只有那些真正身处困境、对周围环境抱有高度警惕的人,那些会留意细节的人,才有可能现这个藏在角落里的温柔标记。
它成了一个筛选器,自动过滤掉机器的冰冷,只对温暖的人心开放。
当晚,一名察觉到异常的孕妇,正是因为注意到了海报角上那枚“奇怪的樱花”
,下意识地改变了回家的路线,从而惊险地避开了一场突的地下煤气管道爆裂事故。
她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心有余悸地留言道:“不知道为什么,那个便利店海报上的樱花标记……我总觉得,它好像在对我笑。”
凌晨三点,城市的喧嚣沉寂下来。
佐藤的手机屏幕亮起,是渡边诗织来的加密消息,内容极简:“诱饵售出四本,买家全部携带小型热源探测装置。”
佐藤立刻动身,赶往预定的观测点——一座早已废弃的老旧电影院。
她躲在街对面二十四小时营业的咖啡馆窗后,冷眼注视着电影院门口那个巨大的、时亮时灭的霓虹灯箱。
很快,一个戴着黑手套的男人出现在灯箱下。
他从怀中掏出那本崭新的《植物图鉴》,同时取出一个便携设备,开始对书本进行扫描。
当他的设备扫到书脊内侧的特制标签时,佐藤预埋在里面的感温墨水瞬间被激活。
男人惊恐地看到,原本洁白的书页上,无数细密的赤色纹路像拥有生命般疯狂蔓延,瞬间爬满了整页。
他吓得后退一步,却不料头顶的霓虹灯箱突然一阵剧烈闪烁,电流声滋滋作响。
灯箱投射在地面上的光影,竟诡异地扭曲成一段模糊的影像:书页上那些赤色纹路仿佛变成了搏动的血管,缓缓蠕动着,最终拼凑出六个汉字——“不要吃那个人”
。
那个男人出一声压抑的尖叫,将书扔在地上,头也不回地狂奔而去,消失在夜色深处。
佐藤静静地看着那本被遗弃的书,雨水打在封面上,将那诡异的红色冲刷得一片模糊。
她轻声自语:“现在,连错误的答案,也能救人了。”
而在城市的另一端,戒备森严的医院特殊病房里,小野寺律蜷缩在病床上,身体不住地颤抖。
借着窗外透进的微光,可以看见他裸露的手臂上,正浮现出与那本书上一般无二的赤色纹路,并且还在以肉眼可见的度缓慢生长。
他双目紧闭,嘴里出梦呓般的喃喃:“它在生长……它不需要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