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举风险极大,敌方势力盘根错节,单凭三军之力,仅能抵敌一隅,难以撼动全局。
而彼时各地兵马由郡守、县令及州府要员各自统领,兵权分散,因地制宜,从未集中于一人之手。若想成事,必须联合一支威名赫赫、众望所归的强军,否则无法攻破城池,铲除官宦。
此时,法海执掌三军帅印。经多方商议,最终定下战略:先发制人,直击官府。
行动始于京城,目标锁定藩王党羽。这些权贵在突袭之下措手不及,府邸被破,鲜血染街,尸横遍野。
短短三日,叛乱平息。部分藩王仓皇出逃,然亦有功勋旧臣选择留下。他们守土不移,静候新主登临。
法海率部抵达北京城外,即刻传令四方:拥立新帝,重塑乾坤。
就在此时,李青龙再度现身。他亲率三千精兵奔赴京师,步伐坚定。
二人相见,情谊深厚,本为故交。可当李青龙目光落在法海身上,心头骤然一震——那躯体之内,竟蕴藏着难以估量的力量。
“此力通天彻地,若能化为己用,飞升成仙,指日可待。”李青龙凝视法海,心中暗动。
“法海兄弟,你确实让我刮目相看。”李青龙轻拍法海肩头,语气中满是赞许,眼神深处却掠过一抹隐忧。
他所忌惮的,并非法海其人,而是那深不可测的修为。
早在初遇之时,李青龙便察觉到法海非同寻常。他清楚对方实力极强,或许已凌驾于自己之上。
他是金丹期修士,而法海早已踏入元婴巅峰之境。依李青龙判断,法海的实力恐怕还远超此境!
这般人物若不死去,未来成就难以估量,甚至有望突破渡劫之限。
一番交谈之后,李青龙更加确信心中所想。
不久,两人暗中结盟,图谋整个王朝。
二人皆为枭雄,手段果决。仅数月之间,便攻下北京城,扫清残局,统御四海,建立大乾帝国。
建国之后,李青龙选择留居京城。他对法海言道:“我愿归隐山林,不问世事。”
法海却摇头拒绝。“这世间繁华困不住我,我要走遍九州大地。”
李青龙多次挽留,均无功而返。法海心意已决,临行时,竟带走了李青龙的妻子。
纵有千般不甘,李青龙终未阻拦,只能目送背影远去,消失在天际。
法海离去之际,卷走了大批珍宝与资源,连同家产一并带走,毫无迟疑。
待其离开后,法海立即召集三千精兵,准备清算朝中余党。
此时京城一家酒楼内,刘伯温与贾诩对坐窗边。
刘伯温低声问道:“老师,法海可已动手?”
贾诩缓缓摇头:“尚未行动,但时机将至。如今那些官员龟缩府邸,不敢露面,正是我们出击良机。趁其不备,直取中枢。”
刘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