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空去了趟负责涉案企业调查的小组。
办公室里,小李正对着电脑屏幕,逐行核对“启航文化”
的财务报表。
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字看得人眼晕,小李却看得格外认真,时不时用计算器验算一遍。
“郑队,您看这里。”
小李指着一行数字,语气里带着兴奋,“这家公司去年给‘李芳’账户转了8万,备注是‘咨询费’,但我们查了,根本没有对应的咨询合同,这肯定是行贿的幌子!”
郑建国凑到屏幕前,看着那行刺眼的数字,眉头微微皱起。
他想起李芳是李娟的妹妹,之前在调查中一直声称“和启航文化只是朋友关系”
,此刻这8万“咨询费”
,无疑是又一个铁证。
“把这笔记录整理好,加到补充侦查材料里。”
他拍了拍小李的肩膀,
“虽然主要案犯已经落网,但这些企业的问题也不能放过,要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也给其他企业提个醒——教育系统的钱,不是那么好拿的。”
小李用力点头,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屏幕上的文档很快多了一行加粗的标注:“启航文化向李芳账户支付8万元‘咨询费’,无对应合同,涉嫌行贿。”
如今,随着张立明、王伟明等人落网,被挪用的教育经费逐渐追回,这所学校终于有了盼头。
“主要案犯都落网了,后续就是整理材料、配合检察起诉,还有几家涉案企业在查,压力小多了。”
傍晚六点半,郑建国掏出钥匙打开家门时,玄关处的感应灯应声亮起,暖黄的光里裹着一股熟悉的饭菜香——是妻子最拿手的糖醋排骨,酸甜的气息顺着厨房门缝飘出来,勾得人胃里一阵空。
“回来啦?”
妻子系着围裙从厨房走出来,手里还拿着锅铲,看到他进门,眼睛弯了弯,“今天挺快,排骨刚炖好,再炒个青菜就能吃饭。”
郑建国换鞋的动作顿了顿,低头看了眼腕表——比上周平均早回了四十分钟。
他想起之前案子最紧的时候,常常是凌晨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有时甚至直接在单位沙上凑合一晚,家里的饭菜热了又凉,妻子总是把保温盒放在玄关柜上,旁边压着一张写着“记得加热”
的便签。
此刻能准时赶上家里的晚饭,胸腔里像是被温水浸过,软乎乎的。
“今天把王伟明案的最后一批归档材料送过去了,没别的急事,就早点回来了。”
他笑着把公文包放在沙上,顺手整理了一下衣角——上周抽空去巷口的老理店理了,原本有些过长的头被剪得整齐利落,额前的碎不再遮眼,整个人看起来清爽了不少。
饭桌上,糖醋排骨泛着油亮的琥珀色,青菜翠绿爽口,妻子还特意做了碗番茄蛋汤,汤里飘着金黄的蛋花。
郑建国夹了块排骨,酸甜的酱汁裹着软烂的肉,入口即化。
“好吃。”
他含糊地说,又多夹了一块。
妻子看着他的样子,忍不住笑:“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前阵子你天天忙得不着家,现在能好好在家吃顿饭,比什么都强。”
正说着,手机突然响了,屏幕上显示是“小李”
。
郑建国心里咯噔一下,下意识地想站起来去阳台接,手刚碰到手机又顿住——现在不是之前那种连轴转的紧急状态了。
他按下接听键,语气比平时放松了些:“喂,小李,怎么了?”
“郑队,是关于启航文化的后续调查,我们查到他们去年还和区教育局有笔设备采购合同,金额不大,但供应商和之前给王伟明行贿的那家空壳公司有关联。”
小李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点年轻人的兴奋,“我想跟您汇报一下,看看要不要深入查。”
“好,明天上班后你把材料整理好,我们开个短会讨论。”
郑建国简洁地交代完,又叮嘱了一句,“别太晚了,早点休息,明天再说。”
挂了电话,他现妻子正看着他,眼神里带着理解。
“还是案子的事?”
她问。
“嗯,王伟明案的旁支线索,涉及到几家企业的关联交易。”
郑建国放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