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他看着眼前热热闹闹的场景,心里突然涌上一股暖意。
从警这么多年,他破过不少案子,每次结案后,最难忘的不是表彰和奖励,而是和兄弟们这样围坐在一起,吃着简单的家常菜,聊着办案时的点点滴滴。
接下来的几天,郑建国继续处理案件的后续工作。
桌面上摊着半尺高的案卷,最上面是一份《补充侦查说明》,边角被手指摩挲得微微卷——这是今早刚从检察机关传回来的,需要针对王伟明受贿案中“第三笔境外资金流向”
补充细节。
他端起桌上的搪瓷杯,喝了口温茶水,茶香混着纸张的油墨味,成了这段时间最熟悉的味道。
“郑队,这是昨天整理好的涉案企业资料,您过目。”
小张抱着一摞文件夹走进来,额头上还沾着细密的汗珠。
文件夹封面用标签贴了分类,“宏远教育科技”
“启航文化”
等企业名称一目了然,右下角还标注着“待核查合同”
“资金流水已归档”
等状态。
郑建国接过文件夹,指尖触到纸张边缘的毛刺——这是小张熬夜整理时,用美工刀裁边留下的痕迹。
他翻开“宏远教育科技”
的案卷,里面夹着几张泛黄的合同复印件,每页都用红笔圈出了关键条款:“第3条设备采购单价高于市场价3o”
“低7条付款方式为‘项目启动后预付6o’”
。
旁边还附着小张手写的备注:“已联系市场监管部门,核实该企业提供的设备存在以次充好情况,后续需跟进行政处罚。”
郑建国点点头,在备注旁画了个勾:“做得细致。
这批材料今天下午统一送档案室归档,记得让老吴再核对一遍,确保每份合同都有对应的资金记录,不能出岔子。”
小张应声离开后,郑建国拿起电话,拨通了检察机关的号码。
电话那头传来李检察官熟悉的声音,带着几分疲惫却依旧严谨:“郑队,关于王伟明那笔转往泰国的资金,我们需要你们补充银行出具的‘境外汇款申报单’复印件,还有当时负责该笔业务的银行柜员证言。”
“好,我这就安排人去银行调取。”
郑建国边说边在笔记本上记录,笔尖划过纸张出沙沙声,“另外,上次你们问的‘启航文化与教育局的图书采购合同’,我们找到了当时的招标记录,里面有王伟明签字的审批页,稍后一起送过去。”
挂了电话,他捏了捏眉心——连续几天配合补充说明,虽然都是细节工作,却容不得半点马虎。
他想起第一次和检察机关对接时,李检察官说的“每一份证据都要像钉子一样扎实”
,此刻更觉这话的分量。
走到档案室门口时,老吴正戴着老花镜,蹲在地上整理案卷柜。
阳光从窗户照进来,落在他花白的头上,泛着细碎的光。
柜门上贴着醒目的标签:“张立明贪腐案(2o24)”
“王伟明受贿案(2o24)”
,每个标签下方都标注了案卷数量和归档日期。
看到郑建国进来,老吴直起身,捶了捶腰:“郑队,这批案卷我按‘人物-证据-供述’分了三类,每类都编了号,以后查起来方便。”
郑建国蹲下身,随手抽出一本“王伟明涉案资金流水”
,里面的银行单据按时间顺序排列,每一张都盖了“与原件核对无误”
的公章,边缘还贴着骑缝章。
他翻到“李娟账户转账记录”
那页,看到老吴用铅笔在旁边标注了“对应刘海供述第3页”
,瞬间想起当时刘海在审讯室里,看着这笔流水终于崩溃认罪的场景。
“辛苦你了,老吴。”
郑建国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感慨,“这些案卷不仅是案子的收尾,也是给老百姓的交代,咱们得把它做扎实。”
老吴笑着点头,又从抽屉里拿出一本厚厚的《案卷归档登记册》:“放心吧,我都登记好了,每本案卷的编号、内容、存放位置都记在这儿,丢不了。”
登记册上的字迹工整有力,一笔一划都透着老警察的严谨。
下午,郑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