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头,道,“当兵的说到底还是认这个。
我的各项军事训练都稳稳压他们一头,至于军事知识、文化知识更是差距明显。
老沈他们几个资格虽然老,但是对强者还是很尊重的。
而且我还有您这个大靠山作为后盾,他们几个不服也不行。
至于战士们,那就更简单了。
我每天的训练量比他们还要多个两三成,他们做不到也就没话可说了。”
倒也不是都跟不上,宁伟这小子这段时间的训练量就有点像张维扬靠拢的迹象,不愧是《血色浪漫》世界的单兵战力天花板。
姚首长点了点张维扬,道,“办法倒是简单直接,不过有效果就行。
还有,你小子刚才的话没有说完吧?”
张维扬恭维道:“还是姚叔了解我,等这一轮演训结束以后,我还有些要求想跟军部提。
到时候有实绩在手,要起东西来也更有底气。”
“你想要的那些多兵种装备,不是打算等训练一年以后再说吗?”
张维扬道:“自从到了我们中队,战士们的训练热情就一直十分高涨,训练效果也比我之前设想的要好。
按照现在这个进度,估计半年时间就能达到那份计划书里一年的训练效果。”
尽管这个时代的部队训练水平远逊色于后世,但是选拔出来战士们的底子确实好,各方面素质提升很快。
以张维扬的眼光来看,特战中队战士的军事素养已经全方位的超过了c军侦察营这个尖刀部队。
拿出去面对c军其他的部队,更是要高出不止一筹。
姚首长的人生阅历何其丰富,一眼就看出张维扬的底气不止如此,问道,“你是想用课上提到的非对称作战来作为特种部队作战的一部分指导思想,利用这个机会给大家上一课吧。”
“您英明。
实战化演训又不是非得要跟其他兄弟部队打正面战争。
而且我们中队一共才三十来人,当然要有什么办法用什么办法,只要能赢得战争的胜利就都是好办法。”
姚首长好奇道:“给我讲讲你课上提到的非对称作战吧,这个提法倒是很新鲜?”
1991年,美军在《美国武装部队的联合作战》中首次提出了非对称交战的概念,认为是交战双方使用不同类型不同类型部队进行的战斗行动。
等到九十年代末,也是美军第一个形成了如今对非对称作战的认识。
兔子的相关研究相对晚一些,不过也很快就跟上了世界先进军事思想的潮流。
张维扬解释道:“如果生搬硬套的话,从古至今的任何一场战争都可以归类为非对称作战。
因为战争中双方没有绝对的共同点,所以一切战争都是不对称的。
衡量一场战争是否为非对称作战,关键不在交战双方武器、力量对比等是否有明显的非对称性,而在于各方是否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寻找或创造对自己有利的差异去打击敌人。
非对称作战和对称作战并不是互斥关系。
现代战争中,对称作战和非对称作战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不能突出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我认为我军未来的演习方向,应当优化非对称作战设计,围绕未来可能的敌手,通过真实战场的虚拟复现,将作战设计做实做细。
搞好预先决策评估,转变分兵种、分领域、分要素的程序化组训模式;实兵演练与指挥员指挥训练相结合,准确研判并合理预想潜在对手特点,尽可能真实模拟出对手的弱点与要害……”
事实上,这些工作的重要性到了信息时代很快就会突显出来。
不过,在当下这个时代,非对称作战还算是一种比较超前的概念,但是并没有脱离眼下的实际战争环境。
在战争中,双方在战略思维、指挥艺术、技术装备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有可能使一方处于有利态势,使另一方处于不利态势,从而构成一种不对称态势。
这就是不对称作战的真正形态。
而近百年的诸多战例也能充分说明,那种双方之间的差异意义不大,对战争的结局也并不产生重大影响的对称战争已经逐渐不是战争的常态。
以姚首长多年军旅生涯积累的经验,很快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