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向前一小步
秦太安三年,距离春分还有一日。
洪安县以北二十里,一处名叫曲杨堡的小地方,黎明时发生了一场战斗。
固安公鉴亲率两千骑军,试图抢占这片位於汾水东岸不远的低矮山冈。
符鉴本以为这不过是一次平平无奇的军事行动,不想途中遭遇大股平阳军截击。
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亲率骑军突入阵中,犹如刀劈竹节般差点把他的骑军一剖两半之人,竟然是梁广本人!
符鉴侥倖捡回一条命,在数百骑拼死护卫下衝破包围,往东北方向逃窜,与正在赶来的秦军主力匯合。
曲杨堡这片地方落入平阳军之手。
隨后,两万余平阳步骑军进驻曲杨堡以南,在一片相对平坦的旷野里置阵而待,
曲杨堡根本不存在於任何堪舆图上,郡县两级乃至去年大都督府重新组织人手考订的平阳全舆图,都没有把这处小地方收录在內。
如果不是梁广骑著大黑马,在洪安以北兜圈子似的一连跑了十几日,也难以发现这处汾水东岸的小聚落。
曲杨堡也是一处小的不能再小的袖珍型坞堡,大概是一户曲姓人家和一户杨姓人家所建,发展到现在也不过百十口人。
平阳郡为期一年的取缔坞堡、整合堡民的专项治理工作,也没有把这处小型坞堡算进去。
这种微小型聚落只需登造户籍,定期由附近亭卒来收缴赋税就行,连田亩也无须清丈这么丁点人口,就算放开占田,一人又能占多少
曲杨堡本身不起眼,不过其所在位置却相当微妙。
小坞堡北边,有一片西南一一东北走向的低矮山冈,长度约莫在二里半不到。
平阳军原本在距离曲杨堡东南五里处列阵,那是一片相对广平缓的平地,北边也有一道类似走向的山冈。
梁广原本的想法是,置大军於山岗南侧,背临汾水而阵,以待秦军决战,
昨日率队外出侦巡,傍晚绕行至曲杨堡时,突然发现这片地方似乎更有利於平阳军置阵应敌。
秦军斥候发现了他们的动向,回稟后符不觉察他的意图,派出宗亲大將符鉴前来抢占。
这才有了天色將明时的一场大战。
隨后,平阳军整体往曲杨堡移动,紧贴著小坞堡北边的山冈列阵。
为方便战车通行,这座不知道存在了多少年的小坞堡遭到强拆,数百兵士只用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將其夷为平地。
堡內百余口人,早在此前发布坚壁清野令时,就接到乡里吏员通知,全数撤入洪安县。
表面看,平阳军不过是把阵地向西北方向平移三五里。
可就是这一小步,使得平阳军西北左翼和东南右翼方向,平添两道天然防线。
这两道低矮山冈挡不住大军衝锋,却能在关键时刻大大削弱秦军骑兵的侧翼突进。
临近响午,平阳军列阵完毕。
赤色梁字旗高高立在贴近大军阵地的北山冈上,中军车营內,也有六面幅长一丈二尺的主君旗。
其余代表方位的摩旗,代表各军主將的將旗,各幢队认旗,传令兵所持的號旗....:
旗鼓號角林立密布。
平阳军阵地东北二里,秦军徐徐开进,从高空俯瞰下,一块块军阵缓缓前行,半个时辰后相继抵达预设阵位。
再精锐的军队,在列阵行进状態下,阵型都会无可避免地出现鬆散变形。
若是遭遇敌军发动袭击,就要立即停下整备阵型迎敌。
秦军斥候四面游弋,並未发现有平阳兵马调动跡象,这才放心大胆地继续行进,等到抵达预设地点,再进行阵型重置调整。
符不在张蚝、符就、焦逵、符鉴等臣僚簇拥下,骑马奔上一处土坡,远眺西边敌军阵地,只见旌旗招展枪矛林立,颇为齐整肃然。
“贼军倒也颇具雄壮之气”
符不不禁感慨,不愧是弱冠之龄扬名四海的梁虎卿,此人能在短短数年之间,从一介僮奴子成长为一方巨璧,倒也確有不同凡响之处。
张蚝眉宇间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