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长谈敘旧
见到权宣吉,不等他起身相迎,梁广加快脚步走上前,
“拜见梁公!”
权宣吉目光只在他脸上稍作停留便下移,屈膝纳头就要拜倒。
梁广握住他手,没让他下拜:“兄长不必多礼,快请上坐!”
梁广拉著他,径直走到正中主位,二人对案而坐。
王买德从僕婢手中接过茶点,亲自奉上案头,而后跪坐在梁广身侧后。
权宣吉一副受宠若惊之態,心中嘆连连。
以梁广今时今日之地位权势,对他却还像初入僕射府时一般,故旧重逢情谊不改,当真难得.:::
“两年未见,兄长可还安好权公身子可还康健”梁广亲手给他勘茶。
权宣吉揖礼谢过,轻嘆一声:“自天子登基,以司徒高位相授,父亲他便彻底远离了朝堂,只在节庆之日和大朝会入宫勤见,其余时候多在城外庄园閒居。
往来者不过尚书右僕射赵瑜、尚书右丞王永、尚书郎崔宏、中书舍人苟或,还有强氏、樊氏几位宗老,寥寥数人而已.....”
梁广点点头,权宣吉这番话透露出几层意思。
第一,权翼虽致仕赋閒在家,却並未真正退出朝堂。
符宏只是不想让他实际参与权力,而非將他彻底逐出朝堂。
权翼的名望、人脉、能力、经验,对符宏还有不小作用。
就算做个国事顾问,权翼也能发挥余热,为朝堂决策提供参考建议。
作为云龙门元从功臣,天王时代仅次於王猛,与薛瓚齐名的辅政三杰之一,荷宏不可能真的把权翼排除在朝堂之外。
老氏们也不会乐意,宏更不想背负一个亏待功臣、薄待老臣的刻薄之君骂名。
当年权翼的確和符融走得近,也是梁广发跡的领路人,凭此两点,符宏有足够理由记恨权翼。
可不管怎么说,权翼毕竟没有真正造反,也从未公开表示支持梁广。
符宏登位,权翼乖乖接受司徒之位,回家安养天年。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符宏还是不能善待权翼,诸氏权贵和朝野臣民都看不下去。
第二,权翼多数时候閒居城外庄园,与朝堂公卿重臣保持交往,维持良好人脉关係,
及时掌握形势变化。
赵瑜是旧部,王永、崔宏是旧友,强氏、樊氏几家老氏权贵是世交。
中书舍人苟或是征南大將军苟池族弟,也是苟氏放在朝廷里的新贵代表,背后自然离不开苟太后支持。
苟池坐镇汉中,苟太后肯定会想办法,从宗族里挑选新人填补朝堂权位,维繫苟氏第一外戚的地位。
梁安送来的密信里,早已对此有过介绍,梁广虽未见过真人,名字却不陌生。
第三,权宣吉也是委婉地向他表明,权翼虽然致仕赋閒,家族地位大不如前,却並非毫无用处。
“我离开长安出镇平阳,倒是连累权公和两位兄长,跟著我一起受排挤,心里当真过意不去”梁广歉然道。
权宣吉连忙摆手:“梁公言重了,天子即位,碍於父亲和扶风王的交情,我权氏一族註定遭受冷落。”
顿了顿,他压低声:“当年扶风王拒绝父亲和梁公所请,从那时候起,父亲便做好了退出朝堂的准备。
父亲也时常告诫我兄弟二人,要把心態放平,千万不可有什么怨念。
毕竟.....来日方长!”
梁广轻嘆道:“权公深谋远虑,更兼心胸豁达,不愧是贤达智士!”
权翼的才能远见绝对是当世一流,或许是受了比他年长几岁的王猛影响,二人在许多事情上,都有相同见解。
比如王猛和权翼,当初都极力反对接纳慕容垂一家老小。
灭燕之后,又极力反对迁徙慕容氏宗亲和燕国公卿贵臣西入关中。
王猛是符秦政权全面开启汉化改革的奠基者、实践者、操盘手,可在对待以慕容氏为首的燕国鲜卑人时,总体態度较为保守。
所以大秦政权仍旧保留大单于、单于台这些机构设置,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