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曲小说 > 都市言情 > 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 第413章 当兵不是那么简单的

第413章 当兵不是那么简单的(2 / 4)

定能办成,我只能说尽力。

另外,即使是他们参军成功了,也不一定能回京城来当兵,或分配至偏远军区,正值全国备战之际…………风险自是不小。两位需深思熟虑。”

“这……”闫埠贵与刘海中闻言,面露迟疑之色,深知刘之野所言非虚,皆是现实之虞。

闫埠贵心中暗自盘算,若真遇战事,或许将孩子们留在乡下做知青更稳妥,虽艰辛却安稳,未尝不是良策。

然而,刘海中仍心有不甘,他质疑道:“老易家的易援朝,不是能加入你的麾下,成为你的士兵吗”

刘之野闻言,眉头不禁微微一皱,碍于闫埠贵在场,他强忍不悦,以平和的语调解释道:“易援朝能来我们师当兵,实则是多重因素使然。

首要的是,今年恰逢我们师去s北等地征兵,明年则轮到其他地区。

再者,我恰好在当地武装部有旧日战友,正是借助战友帮忙,才为易援朝争取到了一个宝贵的名额。”

刘之野言下之意,就是帮他们两家的孩子运作当兵可以。

但是,他不敢保证闫解旷、刘光天几个能分配去那里当兵,很有可能会比上山下乡更苦,也更加的危险。

就这,能去参军入伍也是不容易的。

这两年,全国的参军热空前高涨。作为一名去农村插队的应征青年,要想实现参军的梦想,已并非易事。

迈过这个门坎,要过好三关,这时的服役年龄是18一22岁,在此年龄段的被称为适龄青年,都可报名参军。

但要报上名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因为这个年龄段正是建国初期出生的多孩时期,报名名额有限,适龄的多而应征的少。

以刘家庄地区为例,全地区将近四万本地人,今年才走了一百来个兵,而适龄青年起码有两千多人,二十挑一,难。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在各个方面都有明显优势,才能报得上名,可以说是优中选优。

报上名后,便可参加体检了,这叫“验兵”。

参加人数大概是应征数的两倍以上,都是看上去比较健壮的小伙子。

因为这是个硬指标,如哪个村选不好,到时验不上,名额就会被别的村占去,自己就会显得很难堪。

参加体检要过两次测试,一是目测,人员全部在公社大院里集合排队,走队列、跑步,如果在身高、姿势等不对的,便会被当场拽出来。

二是实测,在当地卫生院,按照要求科目逐项检查,没有问题了,还要到上级医院再透视一次。

最后经过两次测试,都没有问题的,可以说是强中之强了。

再就是政审了,以家庭出身、社会关系和现实表现为主,由公社专门组织人员,进行内查外调,搞清楚了符合条件了,才能过关。

政审内容,直系关系要上查三代(本人、父母亲、祖父母亲);旁系要查三亲(姑、舅、姨)。

这些调查结果,都统一填表留档,作为依据。最后能定上的,可以说是纯之又纯了。

连过三关后,便进入了最后的程序,称之为“定兵”。

体检合格并不意味着能够毫无疑虑地成为一名军人。

在这个时候,“定兵”还需要考虑一定的比例,这是一个决定性的环节。

先由征兵部队人员对拟征对像进行家访,然后军地共同确定应征人员。

只有,等接到了正式的“入伍通知书”后,再换发了全套的军装,才算真正的入伍了。

所以说,闫解旷等人能在插队的的村子顺利当上兵就实属不易了,还想挑挑拣拣的,想去这想去那的,这根本就不太可能。

这要是分配个好兵种、繁华之地还好,这要是被分配到边疆地区,或者守卫在那人迹罕至的崇山峻岭里……

刘之野曾在高级军事指挥学院学习时,学校组织他们这些高级班的学员们去西疆某边防部队进行慰问。

他在这里看到了、感受到了雪山战士们的艰难与不易。

“这里这么艰苦,你们不抱怨吗”刘之野问道。“报告首长!我们很好了,有时候能吃上新鲜的蔬菜,能

最新小说: 对照组兼祧四房?康巴汉子真香了 东京大律师:开局律所破产 从红楼开始的名著之旅 重生1980:开局放弃返城娶村花 辞职创业,利用黑科技改变全世界 星际大领主 不生了!主母重生悔婚!绝嗣权臣哭疯 创建救世组织,全网直播收容 心软美人,反派弟弟是阴湿病娇 在北宋当陪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