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队又一队百姓,拖家带口,慌慌张张地涌向南门。
有人推着独轮车,上面放着一口锅和几袋干粮。
有人背着老母,怀里还抱着嗷嗷待哺的婴儿。
更有人什么都没带,只是双手抱头,一路嚎哭着冲出巷口。
“快走啊!快走啊!叛军要来了!”
“燕门都守不住,平阳怎能守?!”
“再不走,咱们全得死在城里!”
哭喊声此起彼伏,街头巷尾一片混乱。
城门口更是拥堵不堪。
百姓推搡叫骂,争先恐后要出城逃难。
“让开!我先来的!”
“滚开!老子要带孩子出去!”
有人被挤倒在地,瞬间被踩得血肉模糊,惨叫声冲天而起。
士卒们上前维持秩序,却根本拦不住这汹涌的逃难潮。
一名校尉高声呵斥:“不得私自出城!不得——”
话未说完,便被愤怒的百姓推搡在地,连头盔都被扯落。
“滚开!你们这群饭桶,连燕门都守不住,还想拦我们?!”
“你们若有能耐,就去挡叛军!少来耽误我们逃命!”
辱骂声一浪高过一浪,像无数石子,砸在这些疲敝军士的心口。
——
而在城内军营,情况同样恶劣。
自昨夜起,关于敌军压境的消息,已经像瘟疫般蔓延。
士卒们三三两两聚在一处,面色惨白,低声议论。
“听说了么?敌军两日就到。”
“我听探子说了,是三十万!三十万啊!我们才多少人?”
“完了,咱们死定了。”
“燕门都没守住,平阳连个险关都算不上,拿什么守?”
“再说了,你们信么?陛下会派援军?若真有援军,早就来了!”
“对啊!都这么多日了,别说援兵,连封信都没见着!”
“陛下根本不会管我们!咱们守,也是白守!”
每一句话,都是毒刺,扎进人心。
军心已如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
——
赵烈踏入军营时,正听见这样的议论。
士卒们一见到他,立刻噤声,慌忙低下头。
可那眼神里的怯懦与不安,却怎么也遮不住。
赵烈心口一阵刺痛。
他原本还想鼓舞士气,可当他看到这些目光时,喉咙却像被人死死扼住。
“将军……”
有人低声开口,声音发颤:“真……真的有援军么?”
赵烈身躯一震。
一瞬间,他几乎要脱口而出“有”。
可话到嘴边,却再也说不出来。
因为他知道,那不过是安慰人的谎言。
他不敢骗他们。
于是,他只是咬着牙,沉默不语。
沉默,比任何回答都更让人心寒。
军士们面面相觑,心口骤然一沉。
“果然……是不会有人来的。”
“完了,彻底完了。”
低声的议论再次响起,像是压不住的野火。
赵烈眼前一黑,几乎要跌倒。
他死死握紧拳头,喉咙里涌出一股腥甜。
心底的苦涩,几乎要将他撕裂。
——
与此同时,城中的谣言愈演愈烈。
有人说:“陛下早就放弃北境了!”
有人说:“那纨绔皇帝只知道饮酒作乐,哪里管过咱们?”
更有人添油加醋:“听说京城已经下旨,要撤北境之兵,不再救援!”
这些流言,像毒蛇一样钻进百姓的耳朵。
人心惶惶,街市彻底失序。
有人开始哄抢粮食,店铺的门被砸开,米袋一袋袋被抢走。
有人闯入民宅,逼迫同乡交出存粮,哭喊声、打斗声在巷子里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