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石算疯出山了?!(4 / 5)

已送到石宗方家。

许居正抬手压了压那封信,仿佛借此稳定自己心中的笃定,随口说道:

“福来已去洛陵东城,将信送至石先生府上,想必午后之前,就能见到他本人。”

此话一出,原本埋头在纸卷上的几名官员相视一眼,先是微愣,随即几乎是同时露出一抹颇有意味的笑——那笑里带着些无奈,也带着几分不以为然。

其中一位须发皆白、瘦削如竹的工部郎中放下手里的竹尺,轻轻摇了摇头,道:

“许公,莫怪老夫直言——石宗方……怕是请不来。”

一名国子监博士闻言,也推了推鼻梁上的铜边眼镜,叹道:

“石先生的性子,许公可能还不大清楚。他这人,平日除了钻在自家书屋推演,几乎不踏出家门一步。别说出门赴会,就是街头巷尾的邻里酒宴,也从不参与。”

另一位翰林编修接过话茬,带着几分调侃的意味:

“我记得前年工部要修测洛陵水渠的弯度,特意请他出山帮忙测算,工部尚书亲自登门,他连门都没开”

“就遣个小童出来回话——说他正在推一道比例题,不能耽搁,渠弯的数值,诸君自去量便是。”

工部郎中闻言,忍不住失笑:

“不只是那一次。上次测定新城城墙倾角,咱们工部用尽办法算出来的数,他只在信上写了两行——‘角差二分,须改’——便又没下文了。你们说,这性子……若不是术算痴人,哪会如此?”

厅中众人听得连连点头,有人忍不住低声道:

“若论术算之才,大尧上下,石宗方当得上第一。但若论好请易请,他怕是连百名之外都排不上。”

有人又补充道:

“许公有所不知,石先生在洛陵有个外号,叫‘闭门算客’——一闭门,就是十天半月不出院。他的邻居都说,有时候天寒地冻、院里积雪半尺,他也不肯跨出院门一步。倒不是他懒,而是满脑子只有竹筹与纸卷。”

翰林编修闻言,摇了摇头笑道:

“这样的人,别说许公派个小厮送信,就是陛下御旨亲征,他未必也肯立刻来见。若是他正推到要紧处,保不齐会让陛下也在门外候着。”

这话虽带笑意,可几人都没觉得夸张——因为他们都听说过类似的事。

那位白须工部郎中眯了眯眼,像是在翻找记忆:

“我记得有一年,朝廷突调术士测量边关军道的长短,非要他出手。”

“那是兵部尚书亲书急牒,派人连夜驰送,军令如山,可到他家门口时,他只是隔着门板说了句——‘一题未尽,身不可动’”

“然后,就让人原路送回军令,硬生生拖了半个月才动身。你们说,这样的人,怎能用寻常之法请来?”

许居正听着,神色依旧平静,似乎早有预料。

可旁边一位年轻些的国子监博士却忍不住问道:

“那依几位所见,石先生既然如此难请,我们这封信,他会拆么?”

白须郎中“呵”地一声笑了:

“怕是未必。依我所知,凡带着‘朝廷’二字的信,他多数连看都不看,直接退回去——哪怕是工部、兵部的公牍,他也敢不拆。”

“是啊,”翰林编修接道。

“他最不喜被人用官衔名位来压他,越是提‘朝廷请’,他越是不理。许公的信虽是以个人名义写的,可毕竟提到了圣旨、科举……依我揣测,他只怕看两行,就会皱眉。”

国子监博士闻言,笑了笑:“听诸位这么一说,我倒真好奇,他若真见到这卷《术算纲要》,会是何神色。只不过……怕是等不到这一步了。”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说的虽不是刻意打击,可话里那份笃定,却像是铁板钉钉般——石宗方,绝不是那种一请就来的角色。

许居正听在耳里,反倒露出一抹浅笑,不置可否,只淡淡道:

“诸位放心,该来的,自会来。”

他这话平静而笃定,反倒让厅中众人一时无语。

有人暗想,许公怕是对自己那封信有很大信心,否则怎会如此笃定?

最新小说: 大明:天天死谏,我成千古明君了? 开局亡国:我在岭南当基建狂魔 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 乱世边军:从军功换媳妇开始 隋唐:只手挽天倾,我护大隋永昌 无敌皇子:从边关开始制霸天下! 回到三国做皇帝:我刘禅称霸世界 被迫rua上偏执大佬后[快穿] 大唐:摊牌了,这太子我不当了! 拒当血包,七岁妖童考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