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治罪?!(3 / 5)

动,抱拳出列,拱手而拜。

“启禀陛下。”

他声音稳重,语调平和,却直言不讳:

“蒙尚元统军多年,旧绩尚在,忠心无可厚非。但此番之事,乃是宫禁之乱,军纪之犯,若不加以惩处,怕是内廷纲纪将无以为继。”

“臣斗胆直言,陛下虽念旧情,知其心忠,可若在这太和殿上,公然宽纵而不问责,臣恐陛下日后威信受损。”

“臣请陛下,秉公处置。”

话语落地,朝堂内再度陷入短暂的死寂。

不等众人回神,霍纲亦紧随其后上前一步,同样拱手出列。

“臣附议。”

“宫禁乃是国家根基,禁军如血脉之守,若连这一点都容许含糊,那后日如何立军纪?如何保圣驾?如何令诸营效命?”

他语气虽不及许居正沉稳,但言辞更为犀利,仿佛字字都是为了“正军纲、肃律纪”而来。

“臣也请陛下治蒙尚元之罪。”

二人接连出列,朝中顿时响起窸窣之声,不少清流中人已察觉了这股风向,纷纷露出警惕之色。

而魏瑞——那位新任中相,此刻也终于沉下脸来。

他本不愿出声,本也知蒙尚元确为忠将,且为清流所倚赖之人,可眼下的情势……他亦不能不顾。

若天子今日真的护短,那只怕他这个新上任的“魏中相”,第一个就要被推到风口浪尖。

“大相与左相虽是清流,我也已升任中相,可若陛下名声出了问题,我等这清流三相,怕是明日就会被骂为‘谗佞之流’,一纸毁名。”

想到此处,他也无再迟疑。

当即步出班列,深吸口气,拱手沉声道:

“臣魏瑞,请陛下斟酌大义。”

“蒙尚元身为禁军要职,所犯之事,触犯宫禁,动手上官,倘若不治,当何以服人?”

“臣知他曾有功、今亦无大恶,可身为军伍之人,纲纪不能废。”

“臣请陛下——依律施刑,勿使私情坏大义。”

此言一出,太和殿中再无清流官员站得住脚。

一时间,几名尚犹豫的清流属官纷纷低下头去,默然不语,而那位刑部尚书则迟疑片刻,最终亦拱手附议。

“臣等亦请陛下依法施政,不偏不私,谨守天衡。”

堂内局势,如江水推潮,汹涌而起。

王擎重目光微动,看了清流诸人一眼,唇角露出一抹几不可察的笑意,随即不动声色地收回目光。

“请陛下治蒙尚元之罪。”他心中低语。

这一次,不只是新党在请,连清流也随之而上,天子若再不顺势而为,只怕连刚树起的声望都要跌落谷底。

蒙尚元则站在堂中,始终没有动作。

他听见了。

他当然听见了。

可他的表情,没有一丝改变。

他依旧站着,像一棵被风雪围剿却不愿弯腰的老松,一动不动,一言不发。

他明白,这一刻,天子虽曾为他撑腰,可若真要保他,也需一个“台阶”。

这“台阶”从何来?

——便从这请罪而起。

“若此罪,能保天子之清名、护圣上之声望,”

他低下眼,轻声自语,“那我,受之又何妨?”

殿中钟声再度响起,远远传来巳初时辰的更换之音。

太和殿金砖上,光影微移。

高座之上,萧宁依旧未动,只是微微抬起眼,看着面前这群恭敬列班的大臣们,一字未言,神情未变。

可那眼神之中,却藏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深意。

就在这寂静如冰的太和殿中,一道身影却悄然动了动。

那是站在清流一列最前方的郭仪。

他垂着眼,袖中双手微微颤抖,却始终未曾上前。

他的心情,从未像此刻这般复杂。

“昌南王党”——

这四个字从陛下口中说出时,他的第一反应并不是震惊,而是本能地皱起了眉头。

最新小说: 截胡太子,我称帝 快上船,反清复明啦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三国:以大汉之名,镇全球 点化野猪王,我在古代做最大地主 叫你来平定天下,你却征服全世界 寒门国师,开局被小媳妇捡回家 我一个刁民,怎么就当皇帝了 我将自己上交国家 带着全家去逃荒,我有空间满仓粮